“五个坚持”:发展方式转变的明确路径

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从国际经济发展来看,加紧推进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经迫在眉睫。进入新世纪后,国际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并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21世纪是一个经济、科技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而新世纪初期前二十年更为关键。这一时期是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最明显的时期,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将加快发展,国际经济结构将加速重组和升级,经济全球化将加剧国际市场的竞争。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经济与社会结构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许多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了争夺市场,提高本国的竞争地位,正以推动本国传统产业向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过渡为主攻目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新调整,并采取断然措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施产业重组和企业重组,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结构调整热潮正在全球展开。

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加紧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持续快速增长阶段,出现了需求结构新的剧烈变动,高档次产品需求猛增,低档次产品需求急速下跌,且出现供给相对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经济结构中生产结构与资源结构的矛盾,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矛盾,技术结构滞后与外部竞争加剧的矛盾,企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存在战略性缺陷等,已日趋明显和尖锐。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融合,使国内外市场界限逐步消失,出现了经济市场化、国际化日益强化的新趋势。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重要关头,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中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既要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不合理的问题,又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供求关系变化的新特点,以及国际新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重组的趋势,进行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的结构调整。要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加快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占领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战略高度上全面调整供需、产业、城乡、区域和所有制结构,形成能够支撑今后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经济结构。

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迎接世界新的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是加快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然而,中国要提高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能不面临这样一个客观现实:我国虽然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科技进步发展缓慢,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全面加快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加快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产业升级的基础和前提。但在我国目前工业和服务业的很多产业部门中,低附加值产业仍占很大比重,而部分高附加值产业如信息产业,虽然产值和数量增长很快,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导致大部分产品和服务的高额利润被外国公司赚取。日本和韩国当年在引进国外技术时用于消化吸收创新的资金分别是引进资金的5倍和8倍,而我国仅为7%,致使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研究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低于30%,美国和日本则在5%以下。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将被长期固化在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层次。而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首先应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决定企业竞争力最根本的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企业竞争力就失去了内涵的载体,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因此,“十二五”时期,要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中国虽然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突出矛盾和挑战。中国将深刻认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统筹安排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通过全体人民广泛参与的经济增长来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得到全面改善;把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消除歧视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实现社会公平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工作环境,努力构建经济、生态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