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报:海外人才,拿什么吸引你归来

这是一则怎样的决定,而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尴尬?

学校希望把海外人才“感召”回来

公告的内容很简单,大致内容为“根据太原理工大学《关于不再保留田有亮等103名出国逾期不归人员公职的决定》(校人字[2011]21号)文件,请下列103名同志本人或委托亲属于2012年1月15日前到校人事处办理离校、档案转移等有关手续(后附名单)”。>>相关阅读: “太原理工103人出国逾期不归”调查

文中所提的“103名同志”是太原理工大学在1984~2001年间公派出国进修的教师。是时,太原理工将其公派出国的原因自然是希望他们学成后能回校效力,并签署了相关协议。但遗憾的是:这些老师显然没有遵守协议。在他们中间,滞留国外最短的六七年,最长的已达25年。

事实上,太原理工的遭遇在国内高校中并非罕见。根据记者的统计,仅在近几年,类似的情况就不断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2011年初,湖南大学清退包括6名教授在内的26名擅自离岗出国逾期不归的教师;

2010年,华中农业大学决定开除毕戈等15名出国(境)逾期未归人员的公职;

2009年,武汉科技大学对20名长期不在岗人员进行了处理,其中就包含多位出国逾期未归者;

同样是在200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要求21名出国逾期未归、长期离岗的教师办理离校手续。

2005年,山东农业大学就曾发文决定“不再保留刘芳等87名逾期不归出国人员的公职”。

……

据了解,这些逾期未归者在国外的滞留年限大都在5年以上,个别已达十几年。一般而言,不履行合同、擅离职守,这样的行为早就应该受到处罚。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高校对此如此放任呢?

“只要一出国,学校对他们就没什么约束力了。他们在国外读完学位就在当地直接就业,工作几年就可以申请绿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刘光焕说。另一方面他也表示,学校这样做也是为了能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他们“感召”回来。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即使已经对这103人“痛下杀手”,但太原理工仍然表示,如果这些人还有回来的意愿,依然可以通过其他人才引进方式回到母校,而且待遇还会有一定提高。

“学校当然愿意这些人回来,功利点儿说,这些海外人员可以提升学校知名度,增加领导政绩;实际点儿说,他们也能带动学校发展,只是现在的优秀海外人员,又有几个真正愿意回来的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留学国外的北京工业大学教师吴凯(化名)这样说。

持续下降的归国率

在吴凯看来,公派留学人员出国不归的问题应该属于“历史问题”,因为毕竟这几年公派出国未归的现象少多了。“但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是,国内出国人员的整体回国率其实并没有多少提高。”

吴凯的说法其实是有数据支持的。

据2011年底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消息,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派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从1996年的不足2000人增至2009年的12769人。1996年至2009年共选派78524人,应回国45553人,实际回国44555人,按期回国率平均为97.81%。

然而,如果算上规模庞大的自费留学人员,数据就显得不那么“喜人”了。据《中国统计年鉴》 的数据显示,1992年,中国留学生的净回归率达到了50.39%,而2006年该数字仅为25.09%。教育部的数据则显示,1978年到2007年,中国共有121.2万人出国,但整体返国率仅为26.38%。而据《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的统计,1978~2009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共162.07万人,学成回国人数仅49.74万人,返国率也不到3成。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归国的海外人员,其学术水准也并不是都能让人满意。

由于学术研究的需要,吴凯经常要与国内外同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身处国外的华裔学者的总体水平的确要高于海归。

事实上,早在2010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高级研究员曹聪就曾指出,尽管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以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学者,大多具有在海外求学和研究的经历,但从国外院校获得博士学位者不到一半。

人际关系阻碍海归之路

一方面,高校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足位以待;另一方面,当国内科研环境和投入都大幅度提高之时,真正顶尖的高层次人才依然不愿“归巢”,甚至宁可违约也要滞留国外,国内高校的“引援”似乎陷入了尴尬之中,而这种尴尬出现的原因何在?

在人才自由流动的时代,再拿出国留学不回国就没有爱国情怀来说事,可能已经有些过时了。我们需要全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钱思进表示,在他的同事和学生中间并不乏“海不归”者,他们选择国外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不适应国内科研环境是一项重要原因。

“在他们看来,相比于国外,国内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有着太多科学以外的因素,而这些并不是仅仅提高硬件上的科研条件就可以中和的。”钱思进说,仅以科研经费为例,目前相关机构给予科研人员的经费的确在增多,但是否能够分配合理?是否每个相关科研人员对经费的申请、分配和使用都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发言权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正视。

对此,饶毅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在社会等各个方面,还遗留一个很强的习惯,经常在考虑人际间的关系,这是阻碍我们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人花过多的时间用于平衡和协调人事网络,这样的话耽误了做事,而且使一部分应该投入做事的人或某个人的意念和智力,不得不投入到搞人事关系中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学校,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居然成了赚钱的企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也是不平等的,如果你没关系和路子,不太好办。还有,国内的各种人事关系复杂,活得会很累。何必去海归蹚这个浑水呢?”这段出自一位“海不归”口中的话,听起来也许有些刺耳,但如果有关部门能正视问题并作出一定程度的改进,那么在海外学子的眼中,归国之路也许就不会那么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