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者 » 讨论区 » 经验共享 » 我国食用油的产需简况与发展趋势

采购询价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标题:我国食用油的产需简况与发展趋势

aasle[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14616
精华 10
积分 3737
帖子 1859
信誉分 135
可用分 5618
专家分 521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9-3-29
状态 离线
1
 

我国食用油的产需简况与发展趋势

  我国食用油的产需简况与发展趋势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国家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提高我国油脂油料生产。八大油料产量由1990年的 3524.6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5811.4万吨,增长64.9%。我国油脂油料进口数量增加,并呈现不断加速上升的趋势,油脂油料净进口折油总量十年间增长353%,平均年增长35.3%。但与此同时,出现了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下降。2011年,我国食用油市场年度总供给量为2865.1万吨,其中包括国产油料和进口油料生产的食用油为2050.8万吨。我国居民人均年消费占有量从1996年的7.7公斤上升到2011年的21.2公斤,已经达到世界人均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食用油的消费量还将呈刚性增长,应该早做准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种植油料的比较效益低,难以调动种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进一步研究利用两个市场,确保我国食用油的供应。
  在国外,发展油脂油料生产仍然是全球的发展趋势,生物能源将继续发展,世界各国将更加重视食用油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营养与健康”将成为未来食用油市场的热门。未来五年我国食用油市场将进一步发展,食用油的供应量、质量等将进一步提高,油料生产和食用植物油家用也将随之发展。食用油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我国必须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满足食用油市场,倡导“安全营养、健康消费”和“适度加工”等理念。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特种油脂、功能性油脂将得到重视和发展,专用油、小包装食用油将得到快速发展。食用油市场的当家产品不会改变,确保食用油的市场供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积极发展油料生产 力保食用植物油安全
  目前,从国内主要油料作物的发展形势来看,国内食用植物油资源供给呈稳定增加的态势。从2008年起,国内油料生产实现四连增,油料的供给比前几年明显宽松。虽然消费也呈增长的态势,但增长的速率和增量下降,进口增加,增加是呈下降态势,国内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保持在40%以上。
  近年全国油料消费上升,耕地资源约束增强,国际市场风险增大,油料生产效率较低,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油料竞争力越来越弱,亟待在生产条件和机械化作业上突破瓶颈,但在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品质上有较大潜力。
  今后油料发展的思路,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食用植物油的需求,统筹油料、粮食和经济作物,在保障粮食生产的情况下,稳定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40%,促进多油并举,突出重点,挖掘资源的潜力,发展油料加工。
  发展油料生产的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利用好现有的扶持政策;二是加大食用植物油市场的宏观调控;三是加强油料生产能力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四是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解决瓶颈技术问题,推广机械化播种技术,进行品种攻关,开发早熟品种、高营养品种等;五是依托高产建设项目加快新品种的推广,综合机械化率提高40%—50%;六是引导社会科学消费,合理摄入油脂,合理膳食。
  食用植物油生产安全技术的探讨
  中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油料加工量和食用油脂消费量逐年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用油满足了基本消费后,人们对食用油的消费需求已经从注重食用油感官品质向更加注重安全、卫生、营养品质转变。而食用油品质安全与油料品质、油料加工和油脂生产工艺、加工助剂应用等密切相关。
  影响油脂卫生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是生物性污染产生的有害成分、黄曲霉毒素残留和重金属等污染。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后,今年,食用植物油安全生产技术规范正式启动。
  食用植物油安全生产技术规范是根据当前我国油料加工企业不同生产方式、加工工艺、工艺操作条件、原料质量、产品质量、加工助剂使用等情况,研究油料品质、油料油脂加工工艺、工艺操作条件、加工助剂使用对食用植物油产品品质、品质安全和卫生指标的影响,分析研究在油料加工中可能存在的对食用油品质安全产生隐患的因素,制定出适合于不同油料、不同食用油产品的油料加工工艺、工艺操作条件、加工助剂应用等技术规范,并在行业推广应用,最终制定“食用植物油生产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或行业标准在油料加工业中实施。目前,我们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如河南工业大学承担完成的“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与脱毒方法的研究”等。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下的国家标准
  近年来,国际国内都发生过食品污染事件,苏丹红、三聚氰胺、疯牛病、二恶英等,引起了全球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公众对于食品安全事件应对的质疑,使得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产生了信任危机。食品安全需要基于科学的评估,进行有关风险信息的互动交流。
  关于食品安全的争论,实质上是监督管理部门、政治家、产业界、消费者等利益集团的博弈,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国家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要建立起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保障,缩小“安全”与“放心”的距离。
  风险评估结果是提供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依据,首先是制定、修订标准,然后监管部门采取控制措施,如停止生产经营、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等,最后综合分析食品安全状况,发布风险警示公告。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需科学(制定标准的基础)、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安全(目的)、可靠(技术稳定)。要将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行业标准、食品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整合成一个标准,即食品安全标准,必须强制执行,并且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备案机关要对备案标准进行审查,有关产品标准涉及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内容的必须与其一致,鼓励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
顶部
yangst85[使用道具]
四级
Rank: 4


UID 47946
精华 0
积分 513
帖子 250
信誉分 100
可用分 991
专家分 14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10-10-16
状态 离线
2
 
了解了, 谢谢楼主分享,,,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