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失(和增加)的说法在中国已经过时

智力移民,也被媒体和社会学家们称为“人才流失”,指的是那些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们从他们的出生国向国外的单向移民。这个词创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用来指代二战前及二战期间科学家和其他知识分子从不稳定的欧洲向外地大量迁移的现象。自那以后,它就被应用于几乎所有国家,包括中国,来形容当地大量学生和受教育的知识分子向外流失的情况。
然而,人才流失最开始出现时所具有的三个特征已经不适用于当代的中国。最早意义的人才流失现象里:

1.那些离开的知识分子几乎没有回国的动力。
2.在国外工作生活的知识分子并没有从海外对祖国做出贡献。
3.很少有外国知识分子迁移到“受影响的”国家。     
   
人才流失最早出现时,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恩里科•费米这样的知识分子离开自己的祖国是为了分别逃离德国和意大利危险的反犹太主义环境;数以百计的科学家和学者(例如包豪斯学校的建筑学家们)加入了这一大逃亡。那些离开祖国的人们没能不冒着生命危险而回国,而战后,失去了这些人才的国家又缺乏能够吸引他们回国的资源。

但是中国的“人才流失”并不符合这些条件。首先,中国政府一直鼓励那些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中国人才回国。在80年代末的鼓励海外人才回国的政策中,政府正式承认并发展了北京当时已经兴起的中关村地区为可能的“硅谷”;政府还与美国、日本及荷兰的相关机构建立联系,以招聘海外中国人来加盟中关村及其它国内其它相似的“前沿园区”里的新兴技术企业。1998年,教育部创建了“长江学者”计划,意在吸引海外的中国及外国教授前往中国教学或做研究。几年后,清华大学随之高薪邀请了28位海外中国学者来清华兼职讲学。最近,中国政府还创建了“千人计划”(2008)和“青年千人计划”(2011),以鼓励中国籍及外国科学家来华开展自然科学和工程学方面的研究。

美国用于科学的预算的减少使增长中的中国经济更加具有吸引力。

“我一直想在某个时候回去[到中国],但是我以前认为我可能会在我快50岁或者年纪更大的时候回去。”Wei Peng说。这个前哈佛免疫学博士后已经安排好行程,很快将返回中国。最先在国外开始她的学术生活的时候,Peng认为中国的机会非常少。但是当资助削减在美国变得严峻时,她决定开始在中国寻找其所学领域的工作。她找到了。。

“我之前没有想到中国会变化这么大。”她说。她指的是中国政府在科研方面的投资,以及生物科技和医药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已经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几十年的Peng计划仍同以前的同事保持联系,她希望一旦自己适应了新的工作,就可以尝试和他们开展合作。她说,她可以想象在自己未来的工作里,自己将会是一个在中国和西方世界“来回穿梭”的人。

在原先的人才流失情形下,在国外工作生活的人才通常不会回国,也没有从海外对自己的祖国的科研做出贡献。然而全球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放松的旅行管制已经多年来让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像Haiyan Gao——杜克大学物理系教授及主席——这样的科学家已经长期参与这样的合作工作。Gao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夸克和胶子的行为,她表示,在这一领域,合作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大规模的核物理项目需要专门的设备,并且经常需要动用多个往往来自不止一个国家的研究团队。然而,Gao同时将与在中国的学生和同事之间的合作看作一个特殊的机会来回报祖国。

“我认为,在过去十年左右,对那些像我一样在美国的[于中国出生的]人来说,一直都有一种渴望,希望能够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祖国。”Gao说,“但是,这也同时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帮助在中国的科研人员和学生同时也是帮助我自己的研究。”

中美科学家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这一事实抵消了原先人才流失现象的第三个特征:很少有外国人才流动到“受影响的”国家。中国良好的科研环境正在引起西方科学和学术界的各个阶层的兴趣,而不仅仅是那些居住在西方世界的中国出生的研究学者们。在最高层面,各个谅解备忘录正将几十所中国和美国的科研院所联系起来,例如2011年在美国两大国家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和橡树岭——和中国国家节能中心(NECC)之间签订的谅解备忘录。在低一级的层面,尽管中国还只在美国学生的海外学习目的地中排列第15位,但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EE)的统计,在中国的美国学生总数已经从2005/6年的8830人增加到了2009/10年的13910人,而且美国政府已宣布,到2014年为止,将致力于让这个数目翻一番。一个正在经受传统意义上人才流失的国家不会吸引那样的注意。

“学生们有时可能会问:‘你以前为什么不回国?’”Gao说,“如果我现在还在攻读学位,并且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研究领域,我也许会考虑回国。现在在一些领域有很不错的机会,所以我鼓励他们考虑一下。”

有的人也许会争辩说,中国正在经历人才增加,即人才流失的反向。但是,整个人才回归的概念(以及它的对立面)已经在中国过时有一段时间了。在中国出生的研究学者以及西方学者们几十年来一直在来来往往,且在海外为中国做出贡献。中国与世界的学术交流这一现实比人才流失/人才增加的两分概念要更加复杂,是时候放弃用这“非此即彼”的概念来思考此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