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表争议性变异禽流感论文

据《自然》网站消息,在经过数月的争论之后,《自然》杂志5月2日在线发表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Yoshihiro Kawaoka小组的变异禽流感研究论文。

  

去年,Kawaoka小组和荷兰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Ron Fouchier小组在实验室分别研发出人造致命性禽流感病毒H5N1。由于可能对人类的危害性,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NSABB)要求其保密部分研究细节,并对其实验数据进行了再评估(科学网相关报道)。NSABB于今年3月30日在评估后表示,支持相关研究论文在修改后发表。美国政府也在4月表示同意发表该论文(科学网相关报道)。

  

Kawaoka说,该研究表明,比关注特殊突变更重要的是筛选突变所带来的性状。

  

此外,荷兰政府近日也同意Fouchier小组将修改手稿递交给《科学》杂志。(科学网 任春晓/编译)


据《朝鲜日报》5月4日报道,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于当地时间5月2日向全世界发表了有关变异禽流感的研究结果。该研究表明,死亡率高达60%的高致病性禽流感(AI,H5N1)基因只要加以简单操作,就可以在人类间传播。这篇论文一经发表,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担忧这项研究可能用于大规模生物恐怖袭击,威胁人类安全。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鸡、鸭、候鸟等禽类和鸟类感染H5N1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人类也有可能感染。自2003年以来,中国、越南、印尼等地确诊患者570多例,其中330人死亡。

  

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河冈义裕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这篇论文中表示,将人造H5N1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注入一只小白貂体内,结果其他小白貂也被感染。在哺乳类动物中,白貂和人类一样也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这一特性与人类最为相似。也就是说,人类以同样的传播渠道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可能性很高。

  

迄今为止,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染源为禽类,人与人则不会传播,危害相对较少。然而,这项研究结果证实,致命性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能像感冒那样在人类之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