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激素:婴儿哭后的怒火没有平息

对于任何父母而言,哭泣婴儿最终选择酣然入睡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然而,父母不应该被虚假的安全感所蒙蔽,因为婴儿事实上仍然不安。
该研究发现:即便平息情绪数天后,哭泣婴儿在体内仍然具有很高的焦虑激素皮质醇水平。 换句话说,婴儿保持平静后仍然不开心。

此外,这项研究将重新激起正、反方的争辩——不理会哭泣婴儿让他们哭到入睡。

作为支持方的育儿大师Gina Ford称,如果在规定的睡眠时间内哭泣,婴儿不应该被抱起,然而反对方,包括资深作家和育儿专家Sheila Kitzinger在内,宣称母亲应该按本能行事而非特定的常规。

这项研究追踪调查婴儿和母亲的激素水平。处于4到10个月之间,多数婴儿在没有安抚的情况下难于平息哭泣。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把哭泣婴儿放在床上,让他们自己入睡,然后记录下哭泣的时间。母亲待在房间内足够近地听取哭声,但不允许去摸婴儿。

在第1天和第3天晚上,研究人员测试了母亲和婴儿的皮质醇水平。第3天晚上,婴儿入睡前几乎不哭泣,但是他们的皮质醇水平仍然很高,相反,母亲体内的皮质醇水平有所下降,这反映出她们因婴儿不哭而放松。这一研究发表在《人类早期发育》(Early Human Developnt)期刊上。

北德州大学的研究人员Wendy Middlemiss 称:“尽管入睡前没有表现出痛苦的行为线索,然而婴儿依然经历高水平的心理痛苦,这一点反映在皮质醇上。总体而言,内部痛苦的外部表现被睡眠屏蔽掉,然而,婴儿无法妥善处理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导致痛苦感无法消除。”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开展一项长期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学会独自入睡,激素水平是否下降。

育儿网站人员Siobhan Freegard 称:“我不认为,有人永远提倡不照看哭泣的婴儿,正确的做法是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我多次被告知不应该安抚哭泣婴儿,这让我感到比抱起婴儿更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