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禁区谱华章

有这么一个游刃于大脑禁区的团队,他们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建成了外科学(神经外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成为该领域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最年轻的团队;

有这么一个以战场和市场为目标的集体,从颅脑战创伤救治到高难度神经外科手术,他们游刃有余,取得多项国家、军队科研大奖;

有这么一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小科室”,从年手术量仅200余台,到年手术量超过2000台,他们只用了10年,并拥有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拥有了“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护士长鲜继淑!

这就是如今在神经外科领域赫赫有名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

在该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冯华教授的带领下,他们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完成了从普通临床学科到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的完美转变,谱写了精彩华章!

“面向战场,面向市场,以临床为基础,以科研为翅膀”,秉承这样的发展理念,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全军唯一的神经创伤防治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站内学科,国家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内的多项科研大奖,成为国内同类学科获高等级科技成果最多的学科。2011年,他们升级为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

春节刚过,记者慕名来到美丽的山城重庆,探访该科创新发展的奥秘。

两位伯乐相中的千里马

谈到自己的工作,科里每个人都滔滔不绝,看的出来,他们都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工作和科室。尽管还不太明白他们嘴里冒出来的那一连串专业术语,但是记者却已经被他们深深的感染,被他们勇敢探索人类大脑禁区奥秘的勇气所深深折服!

2月8日下午,我们来到该科主任冯华的办公室。为了能够潜心工作,他特意把自己的办公室安排在专科楼一个偏僻的角落。有些狭长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文件和资料,办公桌上几乎没有摆放电脑的位置。

接过他的名片,记者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神经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一连串的头衔让人目不暇接。

科室的领头羊通常代表着科室的整体水平,冯华无疑做到了!

1979年,冯华从陕西汉中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在读大学的几年里,他把自己扎进了书籍的海洋。平时,他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就是看军史、战史和人物传记之类的书籍,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了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冯华了解到“战斗英雄”麦贤德的故事,知道了麦贤德因为大脑负伤而退出战斗,一位著名军医给他成功实施了脑部手术,让他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解到这个故事后,冯华心生敬佩之情。

“大脑,一个多么神秘的禁区啊!能给大脑动手术的医生一定是最出色的!”冯华心里想到。从那时起,他就下决心以后要研究神经外科。

大学毕业前一年,冯华幸运地被分到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外科奠基人之一的易声禹教授手下实习。冯华人品好、聪明,这让易老十分欣赏,并想让他留校工作。可因为冯华家在汉中,离四川近,毕业时他被分配到了第三军医大学工作。易老没能留下冯华,但却因为爱才直接给当时西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宪荣写信推荐。就这样,冯华到该科工作。几年后,他成为王宪荣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

那时的冯华已经开始承担科研课题,在科研上崭露头角。1993年,刚刚30岁的冯华因为有科研基础,王宪荣让他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当时王宪荣刚刚因为“脑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但冯华认为这项课题还可以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王宪荣的支持下,他以“癌基因与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为题,成功申请到了科室的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顺利拿到了5.5万元的课题经费。

经费虽然不多,但却极大地鼓舞了冯华!

1994年,他带着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归易声禹的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幸运地成为易老的关门弟子。于是,在易老和王宪荣的共同指导下,他顺利完成了这个课题。随后几年里,仅仅这个领域,冯华就带领科研团队拿到了11项国家级课题,成为在全国范围内该领域拿课题最多,发表SCI论文最多,影响因子最高的单位。同时,该研究也成为该科的一个传统优势方向。

千里马遇到伯乐,这是无数人才的梦想,冯华就是这样幸运的人。易声禹把他推荐给了王宪荣。1998年,王宪荣又极力推荐博士刚毕业一年,只有35岁的冯华接替他担任科室主任。

王宪荣的理由很简单:“冯华人品好,能吃亏能包容,还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这让冯华很感动:“我觉得人的一生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就十分幸运了,但没有想到我能遇到两个。”

年轻科主任的宏图大志

坐在办公桌后面,冯华圆圆脸上的那副眼镜后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口才很好,思维非常开阔,从科室建设这样的微观层面,到中国科研环境和制度改进这样的宏观层面,他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的桌子上放着一张白纸,遇到记者听不懂的地方,他就拿笔在纸上讲解。但是,对他个人经历的采访却断断续续,比起自己的经历,他更愿意谈别人,谈科室的发展。

当时的神经外科,学科规模仍然不大,床位40张,年手术量仅200余台,未常规开展显微手术,科内设备总值仅120万元;仅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仅1—2人;仅取得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科研经费不足10万元……

拿王宪荣的话来讲,“神经外科是医院的"第5世界"。”但老主任却给冯华留下了一支精干的队伍,“如今科里的高级称职人员都是王老的原班人员,这些人现在都已经是国内外知名的神经外科专家。”

该科的发展,冯华功不可没。这个刚刚35岁就担任科室主任的医学专家,带领大家不折不扣地玩了回心跳!

王宪荣推荐只有35岁的冯华当科室主任,很多人不放心。时任校领导找冯华谈话,问他对科室发展有何想法。冯华踌躇满志地说:“我当主任要干成3件事,一是要申请到神经外科博士点,二是要把神经外科建设成全军的神经外科专科中心,三是要办一本高知名度的神经外科杂志。”

“很好!但你们要有"大科意识"。我还要给你加上一条,定期在重庆举办国际性会议。”校领导看着冯华。言外之意就是,当时的科室发展有些慢,冯华目标定的还不够远大。虽然这是他当时想都不敢想的问题,但他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顶着压力,冯华开始对科室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如今十几年过去,当初的4个目标,他们已经基本实现。

且看该科的跨越式发展:2000年获外科学(神经外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站内学科,2006年获批成为全军神经系统疾病微创诊治专科中心,2007年获批外科学(神经外科)国家级重点学科。现拥有3个神经外科病区,床位160张,设有神经电生理室与脑磁图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专科实验室及新概念武器致伤模拟平台,专科设备总值近亿元!

近年来,该科举办了多次大型学术会议,连续主办了4届“重庆国际脑血管外科与脑血管痉挛大会”、第2届华人神经外科大会、“第10届国际脑血管痉挛会议”等。仅2011年,该科就举办了两次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以2008年举办的“第三届重庆国际脑血管外科与脑血管痉挛会议”为例,共有412名国内外代表参会,其中国外代表23名,美国NIH基金评审委员会,脑血管病3位评审组长(分别负责脑缺血、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均参加了本次会议。

记者向冯华讨教他的秘诀,他笑了起来,说:“其实很简单,一是励志,让大家看到和一流神经外科的差别,让大家利用机遇好好发展;二是团结,合理分工,然后拧成一股绳,科室才能快速发展;三是思想教育,让大家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争名夺利;四是懂得吃亏,特别是作为领导,要懂得这一点;五是经常学习,只有这样才不会落后于世界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

看起来很简单的管理手段为何到他手中就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答案就是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