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1015万亩

 4月11日,平川区农技人员在种田乡五星村给群众讲解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今年,该区积极发展旱作高效农业,全区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将达到5万亩。 本报记者 李小龙 摄“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我省努力克服持续干旱、低温雪灾等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落实惠农政策,积极筹耕备耕,从陇东黄土塬到河西绿洲,各地抢抓农时,翻耕铺膜,掀起生产热潮。春播粮食面积稳中有增,预计全省春播农作物总面积3850万亩,其中春播粮食作物2870万亩、比上年增加52万亩。这是记者今天从省农牧厅获悉的。

  今年以来,我省中东部持续干旱及河西地区低温雪灾不仅造成较大直接经济损失,也对全年农业后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省积极落实中央“四项补贴”惠农强农政策,一季度,全省共落实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近3亿元;省级整合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重点技术推广资金6亿多元;各市州、县区也从自有财力中挤出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这些扩大农业补贴范围的政策,保护和激发着我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全省春耕农资供应充足,基本可以满足生产所需。全省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货源贮备充足,价格有增有降,整体平稳,使近年来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首次得到了有效遏制。截至3月底,全省共调进各种化肥156万吨,约占春播需要量的78%;储备农药2840万吨,占需要量的88%;调进储备地膜7万吨,粮食种子1.4亿公斤,马铃薯种薯120万吨。国产尿素价格下降7%左右,磷酸二铵价格下降16%,农膜价格同比上涨10%,马铃薯种薯价格上涨20%以上,其他种子和农药价格基本稳定。

  全省各地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今年小麦面积基本稳定,预计播种面积1370万亩,与上年持平。受去年以来玉米、马铃薯销售顺畅的促动,玉米面积将超过1100万亩,马铃薯面积保持在1000万亩,有所增加;经济作物中油料面积稳定,棉花面积得到恢复,蔬菜面积基本稳定。各地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截至3月底,全省冬麦区已施返青肥732万亩,除草422万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510万亩。据4月初调查统计,除个别受旱严重田块出现死苗断垄现象外,全省越冬作物返青苗情好于去年,冬小麦一、二类苗面积达到80%,冬油菜一、二类苗面积占到79.9%,均比上年同期增高,苗情是近年来较好的一年。

  又讯记者今天从省农牧厅获悉,我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大力实施,截至4月9日,全省完成春季顶凌覆膜643.1万亩,加上去年秋季覆膜372.19万亩,已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015.294万亩,以有效应对当前旱情,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增收。

  推广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今年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去年秋季,省上及早动员部署,全省共推广秋覆膜面积372万亩。今年开春以来,省上再次动员部署,在全省开展了大规模的顶凌覆膜行动。通过省政府公开采购发放地膜9050吨,按每亩1.5公斤地膜给予贴补,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区,超过50万亩的部分每亩再增加1公斤地膜;并公开采购配送2.2万台起垄覆膜机械。同时,举办各类培训班2.9万期,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271万人次,确保了推广这项技术的物资和技术保障。

  我省各地针对今年立春早、旱情发展快、顶凌覆膜任务大的实际,不等不靠,主动抗旱,筹集和整合资金7880多万元,采购地膜6300多吨,全力打好春季顶凌覆膜这场硬仗。项目市州和县区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制,行政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各级农业部门组织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民整地施肥,精细耕作,起垄覆膜。会宁、榆中、广河、通渭、环县等10个旱作农业重点示范县兴建了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集中连片示范点。目前,有41个县区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