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朱清时:在南科大“转型”与“转正”里煎熬

2012年4月24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南方科技大学“转正”了。

教育部网站发布通知,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讨论议定,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

为了等待这一天,校长朱清时等了整整958天。

获此喜讯,朱清时布满皱纹的脸上瞬间舒展开来,打起了官腔:“教育部此次发函表态,是对南科大的最大支持。南科大刚筹备一年就转正,是教育部对改革的一种支持,也是广东省和深圳市共同努力的结果。”

“出任南科大校长很有意思”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朱清时的身份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这份“工作”,他干了整整十年。

或许,他是最适合做科技大学校长的,因为他不跟风,不盲从,凡事皆按科学规律办事。用教育学者熊丙奇的话说,“朱清时可能是所有大学中最有想法的校长,其它大学校长要考虑的问题是自己能不能升官,能不能保持学校的江湖地位,但他不这么想。”

在其“掌门”中科大的十年内,高校纷纷扩招,喜迎新生,只有他们学校“门庭稀落”,还是那些人;众多高校迁移,新校区拔地而起,只有他,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有人说他守旧,有人说他死脑筋,朱清时却较真地说:“中国高等教育要大发展,是得扩张。但各个学校的分工不一样。科大的使命就是培养国家尖端的科学技术人才。任务是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水平,而不是学生的人数。”

奥运会后,因年龄原因和任期要求,朱清时“退”下来了,多年的校长工作让他有些疲惫,对于未来,他早就做好打算,去故宫博物院做考古研究,新头衔是国家古陶瓷研究基地学委会主任。想想明代制瓷业的高度发展、清代瓷器生产的高峰及其衰落、中国古代陶瓷的对外输出……研究这些,自然比和人打交道要舒服得多。

但是,很多时候总是“事与愿违”。

早在2007年,朱清时还在中科大的时候,深圳市政府就将建设南方科技大学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个人均GDP全国第一的城市的目标是:建立亚洲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参照模板是建校不到20年便跻身世界一流名校行列的香港科技大学。

次年,一份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位院长在内的200多名候选人名单,摆在了校长遴选委员会主任、时任深圳市委组织部部长王穗明面前。

一位参与当年遴选的院士回忆说:“南科大的校长是通过国际猎头公司全球遴选出来的,当时,猎头公司给出的校长侯选人有50个,经过商量,减到20个,再10个,最后是3个,这3个人接受全体遴选委员会委员的投票,最后的结果可谓众望所归,意见一致——朱清时”。

看到这样的结果,香港科技大学原校长吴家玮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着实松了口气,“要在内地办一所这样的大学,只有找朱清时。”

猎头公司最高级别的谈判专家首先出马,朱清时想都没想就回绝了;南科大筹备办主任梁北汉接着上阵,朱清时婉拒;深圳市委组织部部长王穗明只有亲自登门拜访,朱清时还是谢绝……

朱清时的态度让一干人等有些无奈,只得搬出“救兵”——70岁的中科院院士陈国良与73岁的电子科技大学老校长刘盛纲,他们都是朱清时在中科院的故友,两人深夜拜访、苦苦相劝,为表达自己的诚意,以及对朱清时日后工作的支持,作为计算机领域泰斗的陈国良院士毛遂自荐,去南方科大讲授“计算机基础”。此言一出,朱清时有些语塞。

之后,刘盛纲继续开展电话攻势:“我们这一代大学校长,梦寐以求想做一些改革,因为条件不具备,到临退休都没做成,现在深圳把所有条件都给满足了,如果不去做,可能又得等二三十年”。

同样是大学校长,或许只有他才知道朱清时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经过慎重思考之后,朱清时当即给深圳市领导写信提条件:如果自己主持南科大,学校必须有高度的自主权,学校校长兼书记,首期必须引进多少领军教授……

条件挺多,深圳市领导召开紧急大会,对于朱清时提出的条件,只有一个答案——执行。2009年6月29日,广东省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市委书记刘玉浦主持召开的市委常委会,同意聘任朱清时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

那一刻,陈国良院士心里的石头彻底落地,打从规劝之时,他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因为朱校长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他还是一个改革家,改革始终在他心里,不会放下”。

古陶瓷研究基地学委会主任干不成了,朱清时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摇身一变,成为了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虽然这个学校还带有一个“筹”字,但朱清时却乐得其所,“出任南科大校长至少是件有意思的事,甚至可能是一生中最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