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丰工程为粮食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粮食局共同组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签约仪式上,徐济超副省长代表河南省人民政府再次接下“小麦、夏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十一五”课题的重任。这一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课题再次花落河南,继续由河南农业大学主持承担。

  国家为什么在连续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让河南省承担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玉米的丰产课题?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对国家粮丰工程河南课题“十五”期间的成绩给予的赞扬或许可以看做是最好的答案——“通过该课题的实施,支撑河南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1/10的粮食,2006年新增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增产总量的1/2,这就是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组所取得的成果最科学、最权威的评价!”

  (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连年减少的局面。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再度引起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为此,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国家科技部会同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于“十五”期间联合组织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该工程以恢复和持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科技支撑为目标,重点选择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在每年为国家提供90%以上商品粮的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11个粮食主产省份组织实施。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份之一,河南的小麦、玉米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河南省历来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工作,尤其是小麦生产和科研多年来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全国唯一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依托河南农业大学建在我省。因此,科技部批准将“小麦、夏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河南省组织实施。

  根据科技部的总体设计,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十五”河南课题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河南省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生产中存在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集成国家、部门和地方的科技力量,整合资源优势,在河南省“高产灌区、中产灌区、旱作区”三大类型区设置1万亩核心区(其中玉米5000亩),100万亩示范区(其中玉米50万亩)和1000万亩辐射区(其中玉米500万亩)。通过对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技术的科技攻关、技术集成、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生态安全”三大目标协调发展,并为未来粮食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储备和科技支撑。

  国家粮丰工程是我国农业发展关键时期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和多个生产环节。为此,省政府成立了“河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领导组、专家指导组和课题攻关组,并对国家部委拨付的课题经费进行1∶1的先期足额专项配套,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该课题仅国家和省两级的经费就达到4900万元,加上项目区市县配套的7000多万元,资金总额超过1.2亿元。省科技厅专门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精心组织,聚集了全省的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综合优势。课题主持单位河南农业大学联合了省农业厅、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和科研机构及23个县(市)共同实施该课题,国家、省、市、县共有100多名专家教授博士参与联合攻关,3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协作研究,20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参与技术推广。课题设置既有引领未来粮食增产的超高产攻关,也有能为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技术支撑的集成创新研究,还有将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示范推广,其攻关研究任务之重、示范开发面积之大、涉及区域范围之广、投入科研经费之多,参加人员之众,在河南省20年来组织实施的重大科技项目中都是罕见的。

  作为课题主持单位的河南农业大学对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高度重视。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学校在小麦和玉米科研方面拥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高层次科研平台,拥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作物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作物遗传育种等4个博士点和大批高层次专家等人才与资源优势,组织60多位涉农学科的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参加到课题的攻关、研究与示范中,对课题实施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省特聘教授尹钧博士任课题组组长,中心副主任、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教授和农学院院长、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李潮海教授任课题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学科的6位学术带头人分别主持6项专题研究。

  与此同时,河南农业大学还在“科教富民行动”、“三士(博士、硕士、学士)”下乡和“三下乡”科技服务的人员选派上注重向课题的项目区倾斜,将研究生毕业论文与专题研究、本科生实习与基地建设紧密结合。种种得力措施,在河南形成了以首席专家为核心、中青年科技人员为骨干,技术研究人员与推广人员密切配合的课题实施创新机制,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粮食丰产科技大军,活跃在粮食生产的第一线。

  (二)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曾明确强调,能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的同志肩上是有责任的。这既是总书记对河南的重托,也是对河南的期望。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农业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紧绷粮食生产这根弦不放松。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多次强调要落实党和国家对河南粮食工作的希望和要求,在向工业大省进军的过程中确保农业增产,在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的同时,实现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转变。

  国家粮丰工程河南课题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向总书记和省委、省政府证明:河南的农业科技有力量支撑起粮食安全这个重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