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再也回不去低粮价时代?

世界粮食高级别安全会议5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落幕。在为期3天的会议上,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观点相去甚远,甚至令定于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宣言几度易稿,暴露有关粮食问题世界分歧所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反对以农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认为这是造成全球粮食短缺、粮价高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显示,最近一轮粮价飙升,近15%至30%涨幅由生物燃料需求扩大造成。(新京报)

    在这场硝烟弥漫的“粮食战争”不断持续升温之时,世界各国的粮食危机再一次证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谁都不能逃脱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波及。对于粮价不断高位运行的始作俑者,几乎一致的看法是超级强国——美国去年出台的能源法案。2007年12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自1975年以来的首个能源法案,该法案要求减少石油进口,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添加比例。至此,大量低价出口亚非国家的粮食转变为美国国内的生物燃料,美国的这一超级喷嚏让全世界都感冒了。

    在我们已习惯吃美国质优价廉的大豆和玉米时,它却来个釜底抽薪,并冠以“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美名,这招实在太损太不地道,但是大国有自己的考虑,既可以缓解美国国内能源危机又能以大国身份制衡其他国家,一举两得,何乐不为?事实上,以粮食提炼乙醇发展新能源对于老美的石油依赖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资料显示,目前利用粮食提炼乙醇仅能满足3%的汽车动力需要,即使把美国出产的全部粮食都用来制造乙醇,提供的燃料也仅能满足美国18%的需要。所以,目的只剩后者。

    这步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只是却苦了被那些发达国家大量倾销粮食产品的亚非国家。今年上半年,非洲各地都爆发了不同程度的粮食危机。连粮食生产大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都已吃不消。其结果是粮价越高越要大量进口粮食以平抑国内粮价,世界范围内供需矛盾加重,造成了恶性循环。曾经,我们以为粮价的上涨源于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恶化,但挖掘深层原因,人为因素却是占据着主导。

    对于亚洲国家来说,还有一个本身的特殊因素在全球粮价上涨背后起着关键作用。那就是亚洲国家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使得农业被资本抛弃了。发达国家将大量污染工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农业这个更加原始、资金回报率率更加低下的产业逐渐被大工业时代的生产线、机器设备替代了。亚洲国家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淘汰工业的集散地,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是欧美国家的垃圾桶。然而,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们倒垃圾?我们只能自己消化,循环往复。粮食危机便是一个深刻例证。仔细想来,这样的处境无奈之中透着一丝酸楚,却又是一个无解的怪圈。

    不久,我国即将迎来又一个粮食丰收年。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在严格的统筹安排下是不成问题的。但在全球粮价一片上扬的形势下,国内粮价也难独善其身,这其中的原因需要我们多方面考虑,但有一点值得肯定,低粮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