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捧 中国处境尴尬?

2005年当郭东军打算进入清洁技术投资这个领域时,“cleantech”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还只是个概念。
     即使现在仍有很多人认为清洁技术就等同于新能源,其实它有更为广泛的定义,“任何有利于社会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冲击的技术”。清洁技术可以涵盖新能源、农业技术、交通运输、材料科学、建筑学以及水处理等领域的技术。

     “那个时候看项目基本没有竞争对手,可以很从容地做尽职调查。”现在担任青云创投研究分析总监的郭东军当时认为,迟早有一天这个领域会热起来的。结果他并没有等太久,随着无锡尚德(NYSE:STP)2005年底在纽交所上市,清洁技术在国内迅速升温。“现在,这类企业用10倍、8倍的PE拿到融资,很正常。”

     这一趋势和全球同步。“5年前清洁技术在北美的投资量几乎可以忽视,但去年它已经占到了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8%,投资金额达到了25.2亿美元。”Cleantech集团董事总经理Dallas Kachan说。这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专门为清洁技术领域的参与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

     Kachan先生认为,清洁技术投资在短时间内备受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决定性的推动因素”。更重要的推动因素,是“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国家由于本土资源持续性减少,不得不进口大量能源”;同时全球也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用有限的资源做尽可能多的事情。

     当然资本市场对清洁技术概念企业的追捧,是促进投资成为潮流的直接推手。“清洁技术投资能为投资人带来不错的回报。”Kachan说,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太阳能领域,在水处理领域,2006年Zenon以8亿美元的价格被GE收购。

     美国国家风险投资联合会(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NVCA)统计,2008年清洁技术投资将持续升温。而据Cleantech集团预计,2008年中国清洁技术领域将能够吸收7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到2010年将增至20亿美元。2007年前三季度的这一数据为1.56亿美元。

     “进入中国的绝佳时刻”

     不久以前,郭东军所在的青云创投仍是国内专注做清洁技术投资的唯一一家创投机构。“尽管现在的专门基金还不是很多,但是现在还有哪家投资机构不把清洁技术列入他们的投资范围?”

     尽管与互联网产业可能的爆炸性增长相比,清洁技术领域“更像传统产业”。这意味着这个领域的投入周期性相对较长,回报相对较慢。但郭东军指出,这个领域中的绝大多数企业还是赚钱的,“否则怎么会有基金愿意投?”这些都是商业行为。

     Cleantech集团的意见是,现在是海外投资人进入中国的绝佳时机。因此该集团在北京、上海都设立了办事机构,“中国为数众多的清洁技术企业因为规模偏小而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Cleantech集团试图通过他们的投资网为投资人和企业之间创造面对面的沟通机会。“我们认为,清洁技术领域的google还没有出现,而它们可能就隐身于这些小企业之中”。

     “等到每个人都想往里面跳时,相对而言就错失了先机。”Kachan说,与包括互联网等其他领域都不一样,清洁技术的市场需求并不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才能慢慢起来,巨大的需求已经摆在面前,“问题就是如何去满足它。”

     而现在,中国已经向海外投资人“开放了”这个庞大市场。以水处理领域为例,中国政府现在鼓励海外机构“带着技术、资金以及经验投身到这个领域中来。”

     根据中国政府“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如果用20%乘以现在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市场,”青云创投CEO叶东强调,“这还只是清洁技术中的一个细分市场而已”。

     水处理被认为是下一个将大量吸收投资的领域。中国的污水有50%以上是没有经过处理就进行排放的。在新能源领域,包括太阳能、风能、乙醇、生物柴油、潮汐能这些领域会进一步增长,因为按照既定计划,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要提高到10%,2020年的这一比例将要达到16%,目前为7.5%。

     “那些来中国的投资机构不能期望,接下去一年内所有投资都变得很容易。”Kachan说,在任何一个地方投资都有风险。目前国内水处理领域普遍使用的是BOT,要改变“建设-运营-转交”的商业模式而建立投资机构自己的商业模式,“现在还是一个相对困难的事情”。

     “初级阶段的机会和挑战”

     尽管增长非常迅速,但中国在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仍不尽如人意。根据安永和Dow Jones Venture One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2007年清洁技术投资总量的83%发生在美国,大约有8.93亿美元。而中国吸收的该类投资被Dow Jones Venture One研究主任Jessica Canning认为,“与新经济中心”的地位不符。

     更严重的问题是,中国那些获得投资的清洁技术公司,“大多数仍然是制造型”企业。勒克斯研究所的霍尔曼解释说,太阳能企业倾向于从美国应用材料企业购买技术,或者组建联合企业,采用国外的技术而将产品生产放在中国。

     国内机构人士也指出,国内的清洁技术企业更擅长“对国外的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使其能够更适用于中国市场的具体需求。例如深圳纳米港有限公司,这家大量生产碳纳米管的企业,尽管其直接技术来自于中国科学院,但后者的研究是建立在日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

     郭东军认为,这和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有关。“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场,清洁技术企业也要结合这一优势。”由此企业规模相对容易做起来,然后慢慢地再向自主开发推进。

     如今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质疑:太阳能设备对全球而言都是环保的,但其大量制造环节却有可能给工厂所在地,比如中国造成重大污染。中国在清洁技术领域似乎由此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尽管Dallas Kachan认为这是一种误解,“5年前,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有很多大型的太阳能制造企业。”与中国政府现行的措施不同的是,这些国家的政府会关注这些企业对环境的实际影响,并保证其所产生的污染被有效治理了。他认为不能说在清洁技术领域,中国还会处于产业链的相对下游,“替全世界背着污染”。发达区域也有很多大型清洁技术制造企业,“只是与中国正在崛起的庞大市场规模相比,它们好像都只占到了市场的一点点份额”。

     美国前环保署署长克里斯汀·惠特曼(Christie Whiteman)认为,全球60亿人口对不断改进的新型环保技术的需求一直都会存在,现有的技术永远都不会是最理想的技术,“中国有机会去满足这种需求”。以太阳能领域为例,“人们仍在探索多种可以减少对环境污染的方法,比如使用不同的制造材料。”一旦一项更能减少污染的技术被发现,“它的应用将是全球性的”。但在这其中,惠特曼夫人认为持续性政策非常重要,“它能促使这些公司能长期专注在其所在的某个特殊领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