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重申坚持调控 利于维持调控持续性

针对近期媒体关于一些城市以“稳增长”为名将会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报道,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昨日5日就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和下一步政策走向等问题表态,强调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针对各方比较关心的政策走向问题,这位新闻发言人指出,当前各地要继续坚持调控,特别是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等措施,巩固调控成果。一方面,要落实好对居民家庭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二套房认定标准、首付款比例、贷款利率和三套及以上住房停贷政策,坚决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这位新闻发言人最后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密切关注各地执行调控政策的情况,对于地方出台放松抑制不合理购房政策的,将及时予以制止或纠正。

  在住建部发言人强调楼市调控不动摇的同时,楼市迎来“红五月”。数据显示,30个重点城市5月新房成交量预计将刷新2011年1月调控以来的新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知名财经评论人马光远博士做评论。

  住建部发言人强调,坚持楼市调控政策不动摇,会及时制止地方放松楼市调控政策。我们发现,有些地方的微调政策一出台就被叫停,而有些地方的微调政策却得以实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情况?

  马光远:被叫停的是少数几个城市,所以被叫停是直接都是因为其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放松限购政策。目前限购政策是房地产调控的底线,这个底线是不可突破的。没被叫停的是鼓励自住需求,比如在住房公积金、在税收政策上做一些优惠。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是差别化的政策,对于自住需求的,无论是信贷政策、税收政策还是其他的政策都有一些优惠,但是对于投资、投机需求仍然是严格调控的。

  在稳增长的背景下,关于楼市限购政策也有很多争论,有的观点认为目前经济处在下行周期中,那么我们的资金面M2情况也处在一个去杠杆化过程当中,银行由以前的借贷难变成现在的放贷难,需要通过楼市刺激一些需求。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马光远:要不要通过楼市来稳定增长、刺激需求,之前的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2009年我们也是通过放松房地产调控,带火了房地产,房价出现了疯狂的上涨,这一轮以后实体经济又陷入以前的轮回。目前为止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最根本问题是什么呢?是我们结构性的问题。我们不能靠这种不可持续、单个产业的不正常发展来刺激增长,我们要的健康的增长、结构合理的增长、产业升级转型的增长,而且要持续增长。所以一旦楼市政策放开,宏观数据肯定会漂亮很多,因为毕竟房地产在GDP的拉动方面占的比例仍然比较高,但单纯靠楼市来拉动对经济结构、产业调整的负面作用是相当大的,是要暂时的漂亮数据还是要一个长期的、健康的、持续的经济增长,答案是非常简单的。

  为什么住建部在这个时候再一次发言提出要继续坚持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从他的语言表述上和过去没有区别,这个时间点发出这样的强调有什么意义?

  马光远:主要因为出现了一些敏感的时间点,第一个比如说这个宏观经济数据的一些下滑。第二个是很多地方出现了对楼市政策的一些微调,在这种情况下楼市政策的微调究竟怎么调,稳增长跟楼市调控之间究竟有一个什么关系。事实上总理在最近的讲话中已经说的非常明白,要稳增长,同时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但是很多人可能认为一旦要稳增长就肯定要放松调控,所以目前很多地方出现的微调政策让人担忧是借着促进自主需求的名义悄然放松限购政策,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觉得住建部做一个强调,并且对政策本身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话,那么有利于维护房地产政策的声誉,有利于维持调控本身的持续性,所以在这个时候出面讲一下表明一下态度,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

  刚才我们还谈到楼市迎来一个“红五月”,30个重点城市5月的新房成交量预计会刷新2011年1月份以来的新高,这种严厉的调控之下楼市依然会表现出一种回暖的状态,您觉得是不是说明多方已经打败了空方?房价还有没有下行的空间?

  马光远:我觉得第一是因为调控时间已经非常长了,大家对政策的未来走向出现了一定的分歧。第二是地方上的微调,楼市的这种政策本身给大家心理层面造成一定的恐慌,毕竟前几年的时候在政策调整的情况下,房价的确出现了很大的涨幅。第三是目前经济状况不太好,大家担心政策还能不能继续坚持。根本原因我认为是政策的动摇,而不是这个时候就突然出现了很大的放量,有大量自住需求的人买房,我不认为楼市全面回暖已经出现。

  评论员简介

  马光远,男,1972年生于甘肃,经济学博士,经济评论员。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成思危先生。学术研究主要在宏观经济、企业并购和民营经济等方面,关注中国的法治转型和制度变迁,正在筹办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现兼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民建北京市西城区副主委,西城区政协常委。同时,还是《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中外管理》、《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杂志的专栏作者。2009年荣获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中国骄子青年领袖”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