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 » 讨论区 » 经验共享 » 年薪制和课时津贴制的背后:国内领袖科学家

采购询价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标题:年薪制和课时津贴制的背后:国内领袖科学家

header[使用道具]
五级
Rank: 5Rank: 5


UID 14593
精华 3
积分 1844
帖子 698
信誉分 119
可用分 2188
专家分 28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9-3-28
状态 离线
1
 

年薪制和课时津贴制的背后:国内领袖科学家

不上本科生课程的内在原因
国外大学教师工资通常使用年薪制,一揽子包下来,不再分门细算。国内大学教师,则有点像“生产队”计工分,一般做法,有个学校的基本工资,然后教学方面,按课时计酬,如果课时过多,超过一定额度,则每课时计酬的系数往往得加高很多。而科研方面,先前为了鼓励发文章,会将文章的数量,乘以质量系数(如根据 SCI制定的标准),也发出钱来,但现在这种做法造成大量文章出现,有些学校就停止,或降低了文章兑换的钱数。

其实,这种中外不同的做法背后,应该隐藏着一些内在的东西,本文试图挖掘一二:

年薪制的基础,实际上是国外大学教师(Faculty)每个人的教学工作量基本是平均的,甚至除开例外集后(某一两位主事人物),能达到绝对平均。

而在国内,

1. 大学基础课,往往比其他课程要重,带大学基础课的老师任务极重,而且在数学系的情况是,这个任务往往要持续3-4个学期,即分析课老师将数学分析带完一轮要3学期,代数课老师,将线性代数带完一轮,需要2学期,如果再接着带抽象代数,则需1-2学期。

       国外的做法,则是将这些课程分开,一学期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这样,即使带基础课程的老师,责任重些,也只需负责一学期而已,不用连着上。

2. 前面说到,如果课时过多,超过一定额度,则老师的每课时计酬的系数往往得加高很多。因为老师的劳累是在那明摆着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我们大学管理的思路和水平。大学课程,如果让一个老师在一学期内教太多的门数,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管理部门应该禁止老师带超过额度的课程(这个额度好像现在是有,不过值还是过高)。

      当然,现在有些大学开一些向外赚钱的课程,开的太多,就必然导致教学工作量增加,必然需要某些老师去救那个场,救了场,就得多给些额外的工资。

      在这些情况下,按“课时”计工资,当然就是合理有效的了。
  

国外,前面说过能够做到教学工作量基本平均,可是学生人数总会还是有些相对的波动,为什么他们能做到呢?其诀窍是,除固定教师外,他们还调动了非固定人员的能量,即博士后与博士生。博士后可以上相当于国内那种高等数学类基础课,博士生则可以上所有类型的习题课,Stanford的基础课程,都配以相同课时的习题课。

博士后人数两年一调整,博士生人数是始终“供”大于“教”,可以择其优者上习题课,而不太会讲课的人,则负责作业。说到那些判作业的Stanford博士生,感觉他们挣钱太容易了,他们只需要写出作业答案即可,每月就可得到2000多美元,作业并不需要他们直接改,谁来改呢,由高年级本科生来改,称为 Grader,肯定也是能得到不少钱的。Stanford可能比较有钱,不知道其他美国高校是不是也是这样。

虽然如此,博士后和博士生的工作,也是定量的,也都不比固定教师多,但是有他们就可以把那些变动的教学量满足住了。

不过需注意,博士后只能教低级课程(相当于国内高等数学类)与高级课程(相当于研究生课程),但是不可以教中级课程(相当于国内数学系本科生课程)。这也是有道理的,大家一听就明白,我就不解释了。

这样,在我看来才更像个大学。大学是个学习的场所,每个人都有学习的任务、义务,尤其是教师,大学教师的学习,就是科研,或曰科研流程。国外名校,往往可以保证住每个教师的时间比例,既然教学工作量大家都一样,当然就不用计“工分”了。

而~,国内某些鼓吹“教学为主业”的做法,却导致一些老师被剥夺了自我学习的时间,一段时间上在科研上赶不上趟,就永远赶不上趟,不仅因为科研不能停止思考,更因为他们被归类为“教学型教师”,被剥夺了时间上跟”科研型教师”竞争的权力,这样做,对他们本人也并不公平啊。即使在Stanford,有所谓的 “Teaching Staff”,各种原因都有,其中一种是解决本校教授的配偶工作问题(因为教授的配偶也往往是做学问的),看来国外也有解决爱人工作一说。但是这些 Teaching Staff的教学工作量,也不见得就比其他人要多,当然工资肯定比教授少很多了,可从他们的工资与教授工资之比,看出教学在整个工作中占多大比例。知道的博友请传上。

国内这种做法,有历史的原因,即文革的影响,造成国内教师分化,一种做科研,一种不做科研,后者呢,那就课教的多点,课教的多点呐,那就应该而且可以从教课上多拿些钱出来,所以,得计算“课时”,计算“工分”。但这样,其实对教学本身并不好,那些说大学应该以“教学为主业,以科研为辅业”,不知道说的是不是就是这些教师,否则我无法明白这句口号还有什么实际的含义。这些老师确实是以教学为主业了,但是对“教学”本身,对学生来说,却未必是件好事。比如大家可参另外一些老师举出的事例:
顶部
header[使用道具]
五级
Rank: 5Rank: 5


UID 14593
精华 3
积分 1844
帖子 698
信誉分 119
可用分 2188
专家分 28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9-3-28
状态 离线
2
 
如其中张庆营老师举出的事例:

『我有一位老师,人很聪明,课讲得很好,很受学生欢迎。他在上课时向我们讲了他的亲身体验:“某某教授是我的老师,他是很有教学经验的老教授,课讲得很好,学生很容易听懂,他讲的课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别的班的学生也跑来听课,大教室里常常坐得满满的。可是他没有搞过科研,把科研看得十分神秘,高不可攀。他说:‘要搞科研,必须把大学的普通物理彻底弄清楚,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懂,怎么能够搞科研呢?’我听信了这位老教授的话,花了多年的时间去深入钻研普通物理,人到中年,还停留在普通物理的水平上,把科研看得高不可攀,而有些同班同学都出了不少科研成果了。”后来他去了别的大学进修,才给我们开出高年级的课程。他坦率而又心情沉重地说:“这位老教授害了我。”当时这位老教授正担任领导职务,他居然不怕得罪他的顶头上司,直言不讳受了他的害,不是有切肤之痛,是不可能毫无顾忌地随便向自己的学生倾诉心曲的。他的这番肺腑之言,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后来他跟着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年青教授搞科研,发表了论文,升了副教授、教授。由此可见,有学术成就的教授讲低年级的基础课,对于引导入校门不久的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重要! 』

而要有成就的教授讲低年级的基础课,除了我前面帖子说的行政原因外,即,不要过多行政干预。另外,也要注意合理地打造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让每一学期的子课程,跟高年级课程的教学工作量差不多,同时子课程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教授们方能在教学之余,仍然保证住自己的研究进度。

形成良性循环的事情,才能坚持下来。否则光靠激情和责任感,要么是这个教授发现上基础课太累,影响自己科研,以后就避而不上。要么就是这个教授,死心塌地坚持下来,科研放下,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做基础课程教学的人还都是学术水平不高或直白的说“发不出文章”的人了,原来高的人,坚持下来,也被搞的不高了,有人将之美其名曰为,数学理解力很深,不是不做文章,是不稀罕做,这种态度,实在值得用张庆营老师举的事例来警醒。

前贴说的是,高阶科学家不上本科生课程的行政原因,基本上是学校级教学管理人员造成的,本帖则通过中外大学工资计量方法的不同,来说明另外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则是院系级别,是自己院系里的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时产生的,不妨可称之为内在原因,虽然它仍然算是管理方面的弊病---即,未坚持

“所有教师教学工作量平均”


原则下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具体工作安排。

那么国外大学,真的对教学工作量,没有一个计酬之数吗?其实也不然,除刚才讲的TeachingStaff的工资可看出些眉目外,另外,国外科学家有Sabtica制度,每7年轮休一次,可去别的大学呆一年,或访学或教学。可能也有特例,可以频率高点。据知(不是特别确切,博友可提供准确资料),实行Sabtica时,其当年工资是要打百分比的,并不是全发的。如果真是这样,扣掉那部分,就可以理解为教学含量,注意这里的教学含量,不光指本科生,还指研究生教学。国内一些人提倡的“教学为主业,以科研为辅业”,所讲的“教学”往往特制本科生教学,甚至是本科生基础课程教学。因为不做科研的人是无法教研究生课程的,甚至连本科生高阶课程有时候也不敢接。

这个比例是多少,我还不是特别确切,博友们如果知道,不妨放上来,从这个比例,也可看出国外大学,对教学工作量倒底肯定到多大的程度。

说清楚了,大学圈子外面的人,就会知道貌似合理的这个口号---“大学应该是教学为主业,以科研为辅业”,是多么的荒谬!又会因为这个口号,因为所谓教学型教授和科研型教授的提法,制造出以上所述的国内特有“工分”现象。如果高校在体制上提出教学型教授,他们必然会授课课时加多,表面上按课时计酬拿钱合理,实际上却从我上面所说的各种角度腐化了教学本身。

1. 教学型教师,授课时数过多,缺少了自我学习的时间,从而无法上研究生课程和高阶本科生课程。他们这一类型教师的出现,也增加了呆在大学里却“不学习”的总人群比例,此类人群比例过高,会影响大学的风气,甚至产生质变。

2. 教学型教师的出现,会使得基础课程的单学期授课时数,保持居高不下,这样,顶级教授根本无法在实际中去接这种课程,只要一接,立刻会影响科研进度,而且要影响1-2年,这么长的时间,对于某一科研竞争方向来说,等于把人就废了。相比于国外的设计,Teaching Staff上的(单门课)课时并不多于它人,教授们完全可以轻松接手。例如,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学生人数下降,国外高校可以辞退Teaching Staff或减少博士后,教授们接手他们的课程后,还是该上多少课上多少课。


所以,年薪制和课时制工资,不看其表面,而要看其背后代表的是什么,工资方式本身其实没有高下之分,但其背后代表的实际教育方式,却实在是天壤之别。

因为文革的影响,我们大学里确实存在过只做教学的老师,也因此出现课时计工分的中国特色的大学。但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不能再通过什么“教学型教授”的做法来延续了,否则大学正常的教学机制,国外大学中的普通常态,永远不能在中国大学里出现。

感觉自己写的此文,提的比较有深度,实际上是经我一位同事启发才开始想到这一层,他在国外上学和工作了8年,而我这种在国外只访问了一年的人,是很难想到这个角度的。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