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井下采取“四个优化”解老区大修难题

进入开发后期的河南油田,油水井结蜡、结垢、套管变形等造成的管柱、工具被卡明显增多,且呈复杂化趋势。如何遏制这种现象,有效提高解卡打捞作业效率,为老区原油稳产保驾护航?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河南油田井下作业处大修作业工程部从强化管理入手,严格落实工艺技术“四优”措施,提高了解卡打捞作业效率。

    优化工序:集体智慧碰撞出最佳方案

    该油田下T5-2219井套管多处严重变形,技术人员通过查阅修井历史,掌握地层情况,充分研究分析,制定出液压整形修套、小套管悬挂固井的最佳方案,成功捞出落物,修复了套管。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该部坚持集体讨论、决策,详细了解每口井的地质情况及以往作业遇到的问题,在编写施工设计时,做到心中有数,全面考虑,层层审批,确保最终方案科学合理。每天召开技术晨会进行意见交流、汇集,针对每口井的施工目的不断优化工序,确保每次工序有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对卡点位置较深的井采取聚能切割,就是集体讨论迸出的“火花”。常规打捞倒扣耗时费力成本高,他们对井下管柱预定深度进行聚能切割,一次即可起出卡点以上全部管柱。在油田XB254、A2025等多口井应用后,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优化钻具组合:为不同工况定制“菜单”

    针对老区大修井的特点,该部将解卡打捞作业归纳为直井打捞、斜井打捞、大斜度井及水平井打捞等工况。通过整理施工记录,考虑工期、成本、施工风险等因素,对不同工况施工总结出14项钻具组合,为此类施工提供了参考。例如,针对大斜度井及水平井倒扣打捞,他们优化钻具组合为“提放式倒扣捞矛(捞筒)+安全接头+井下液压增力器+扶正器+钻杆+扶正器+钻杆”,克服了大斜度井、水平井井身结构限制,降低了扭矩损失。

    看井下“菜单”,在现场施工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去年,通过对油田老区块的张南79井、安B252井、下D9-343井等特殊井的成功施工,充分验证了钻具组合优化的正确性。

    优化施工参数:现场作业处处体现精细化

    本着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的原则,该部根据设备额定载荷和井内钻具的抗拉极限,在活动解卡施工中规定了不同岗位的提升负荷权限,明确了打捞施工现场操作修井机、报转盘圈数、报管柱负荷、数据记录等人员分工,确保每个步骤、参数合理有效,避免了井下情况复杂化,确保了工艺安全。

    该部还对钻磨铣施工参数进行优化,要求技术人员对工具的结构、形状、几何尺寸等了如指掌,全面分析井下状况,科学选择施工参数,提高磨铣的效率。

    优化工具:自主研制打捞利器

    2011年4月,A67井内被卡封隔器的上接头和中心管捞出后,下中心管仍卡在井内。如何打捞井内解体工具成为摆在眼前的一道技术难题。他们自主研制出限位打捞工具,采用直径46毫米的长杆捞矛,对打捞长度限位,使捞矛牙块准确进入鱼腔内部合适位置,顺利捞出落物。这种打捞工具可以根据井内落物情况,选择对长度、外径、卡瓦、轨道槽长度等参数限位,避免了捞散工具的风险。

    井筒结垢导致管柱被埋卡,是水井、注聚井作业中常见的情况,安棚深层系的井筒结垢尤为严重。他们设计加工了套捞一体工具,根据落物情况选择打捞工具与套铣筒组合,使原来套铣、打捞倒扣两趟工序合成一趟工序,减少了起下钻次数,节省了施工时间。

    在打捞施工中,如果落井管柱严重破裂、变形,或呈S型弯曲,使用常规打捞工具效果不理想,甚至会进一步破坏鱼顶,对下步工作造成麻烦。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论证,采用双套铣头母锥打捞,对严重变形的管柱只需下一趟钻便可捞出,省去了下铅模打印、磨铣、套铣等工序,在T6-127井、杨新31331井均获得成功,从而实现了解卡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