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开2011年德国大肠杆菌致死之谜

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者的努力之下,2011年德国大肠杆菌致死之谜已被破解。德国致命的大肠杆菌疫情引起三千八百多人患病,54人死亡。该瘟疫是由科学家在以前的暴发中从未见过的超强毒株引起的。密歇根州立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和流行病学家香农·曼宁带领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把该致命毒株扼杀在萌芽状态的方法,论文发表在近期近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

该毒株EO104:H4与其他致命的大肠杆菌有一些共同点,但其嵌合体尚属首见。尽管曼宁及其团队已经找到该毒株的致命弱点:它的被膜,但科学家还没有确定它引起疾病的机制。曼宁及其同事试图通过研究该细菌如此致命的原因。

曼宁解释说,这种细菌产生的志贺毒素也许是在2011年瘟疫爆发中造成这么多肾损害和死亡病例的罪魁祸首。我们觉得德国的这次瘟疫不同寻常是因为很多肾衰竭患者是成人,而其他型产生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通常只使10岁以下的儿童患病而非成人。另外,感染该毒株的个体得病潜伏期要比感染另一种同样可引起患病和死亡的EO157的潜伏期长很多。曼宁认为这是因为EO104:H4需要时间形成生物被膜,而该被膜对于EO157并不重要。我们的研究表明,被膜形成对于毒素产生和肾损害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可以干预细菌形成稳定的被膜,那么将有可能阻止未来E O104:H4再爆发。

曼宁研究的下一个阶段将集中于创造突变株以阻止细菌形成被膜。通过干扰细菌生长彻底预防该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