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抗令”或成抗菌中药发展契机

  历经几轮征求意见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日前最终公布,并于8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2011年的“限抗”将延续下去,并趋于常态化、法制化、精细化。业界普遍认为,“限抗”趋紧必将引起抗生素类市场总体缩水,众多药企谋求转型,未来医药行业洗牌成必然。

  但该管理办法也明确了“抗菌中药制剂不在该办法管理范围内”等相关细则。因此,笔者认为,卫生部对抗生素在临床上滥用的打击,反而会成为抗菌中药发展的契机。

  中药抗生素是指能抑制、杀灭部分细菌病毒,而且还可多环节调节免疫,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耐药性功效的中药。我国有使用中医药的传统,千百年的中草药实践已经证实了众多的中草药如板蓝根、半边莲、蒲公英等都具有消毒抗菌之功效。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抗生素使用受限的当下,使用中草药来治疗感染性疾病或将成为新热潮。

  清热解毒类中药素有“绿色抗生素”之称。与西药抗生素相比较,此类中药毒副作用小、安全性更高,较少有细菌对中药产生耐药性,加之价格相对低廉,因而,适当应用“中药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是目前日常治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

  而治病理念的转变也提前预热了中医药市场的进一步扩容。近年来,随着公众传统医药素养的提高,对中医药养生、治病效果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有病看中医”日渐受追捧。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降火消炎,大家更愿意通过中医、中药来解决。

  从中药发展来看,除了传统的冲剂、药丸等形态外,现代中医学还借鉴西医治疗手段,依靠高新技术开发出新型的注射剂、栓剂、气雾剂等,使用方式更便捷、疗效更显著,这种结合在客观上也将加速中药抗感制剂的崛起。

  事实上,西药抗生素“限售”以来,药店的中药抗菌消毒药品大多呈现热销状态,“限售”效应已悄然传递至传统的中医药领域。

  而要使“抗菌消毒中药”产业的新亮点浮现出来,中医药在技术上的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打造中药技术支撑平台上,一是要根据中医药先导技术、主导技术和基础技术各自的特点,形成产、学、研科技创新方面的分工合作关系,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二是围绕中药创新过程中先导技术的突破,建立由该技术为核心并由相关产业支持产业构成的产业集成,提高集成产业中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产业的“溢出效应”,推动创新成果的推广,加速实现中药产业化;三是适时制定和更新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规范,让高新技术在传统中药业得到渗透和提升;四是建立标准,加大实现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力度,增强生产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保护中药知识产权,实现中药生产的现代化。此外,要主动迎合世界潮流,突破丸、散、膏、丹、汤的传统作法和观点,在高效、快速、微量化、给药便利、便于贮藏和携带方面下功夫,以排除“抗菌消毒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