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洋所鱼类肌肉组织中微量元素研究新进展

微量元素污染是我国近海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微量元素砷(As)在海洋环境中和生物体内含量不断增加,其对消费者的潜在威胁日益引起关注。研究As在海洋鱼类体内的生物累积、食物链中转移(生物可利用性)和在鱼体中转化解毒机理,可为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LMB)海洋生态学科组博士生张伟,首次对我国沿海海洋野生鱼类肌肉组织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大范围调查,并选择花身鯻Terapon jarbua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放射性分析技术,探讨了As在水相和食物相吸收途径的生物可利用性及两种吸收方式在海洋鱼类中的相对重要性,水相和食物相暴露后花身鯻肌肉组织中As(III)和As(V)的生物转化和解毒策略,以及As在海洋鱼类体内的生物动力学等,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珠江口鱼类肌肉组织中微量元素Al、Cr、Ni和Pb含量最高,而海口鱼类肌肉组织中Al、Fe和Pb含量最低。研究所计算的10种微量元素的危险商值(HQ)均小于1,因此通过消费海洋野生鱼类所摄入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并无明显的健康危害。

模型计算表明,食物相吸收是As在鱼体内生物累积的主要途径,而且水相和食物相吸收的相应贡献不仅与被捕食者的生物浓缩因子(BCF)有关,还与鱼体的总摄入率有关。本研究证明了花身鯻对As(V)的生物可利用性很低。

水相和食物相As(III)和As(V)暴露对鱼体生长没有影响。该研究得出海洋鱼类至少有2种As的解毒策略,包括As(V)还原为As(III),而后甲基化为无毒的有机砷(AsB)形式和金属粘连蛋白(MTLP)的产生。研究指出,As(III)和As(V)对海洋鱼类无潜在的毒害。

该研究系统掌握了中国沿海海洋野生鱼类微量元素的污染状况,并评价了这些海洋野生鱼类是否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危害,为消费者选择海洋野生鱼类提供了有利指导。同时,该研究阐明了As在海洋鱼类细鳞鯻体内的生物可利用性,以及无机As在海洋鱼类细鳞鯻体内的生物转化和解毒策略,为As毒理学的深入研究和环境危险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