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生还会爱梅花

以我对陈俊愉院士30多年的了解,称他是“梅花院士”实在太不准确了。因为,他的成就、贡献远远超出了梅花研究领域的范畴。但是,我又认为称他为“梅花院士”名副其实。因为,他的精神、他的品质、他的追求,都与梅花的精神、品质、追求高度吻合。

在他95岁的人生中,最爱的是梅花;在我们的心目中,他就是傲雪迎春的寒梅!

听说陈老住进了301医院。还没有来得及去探望,就传来了噩耗。6月12日,我挤在人群中,手捧梅花,步入梅厅,和这位令人敬仰的资深院士告别。

他的巨幅照片摆在告别厅的门口。照片上的他依然开怀大笑。“历春夏秋冬,桃李天下,院士千古岁月山河;著梅兰竹菊,赋满神州,先生一生清风正气。”默念着梅厅两侧长长的挽联,我眼前浮现的是这位著名观赏植物大师走过的人生足迹。


为回国顾不上参加毕业典礼

1917年,陈俊愉出生在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大家庭中。5岁时,全家随做官的父亲迁至南京。家里有个10亩地的大花园。从私塾一放学,他就跑去跟着花匠师傅莳花弄草。

1935年中学毕业后,陈俊愉就想考个学种花草的大学。当时,南京金陵大学的园艺系学费十分昂贵。在祖父的支持下,这个名门之后学起了园艺。

走进教室一看,总共只有两名学生。教花卉的教师是汪菊渊教授(后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如鱼得水,学得如醉如痴,毕业时获得了“金钥匙”奖并留校任教,次年考取研究生。

1943年,他随汪菊渊在四川调查梅花品种。“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吟诵着陆游的名句,风华正茂的他起早贪黑,走遍了巴山蜀水。调查工作持续了五年,在重庆、江津等地发现了“大羽”、“凝馨”、“白须朱砂”等六七种奇品,1947年出版了用文言文写的研究著作《巴山蜀水记梅花》,填补了我国近代梅花系统研究的空白。

1947年,陈俊愉考取了公费留学,远赴丹麦哥本哈根农业大学园艺系研究部攻读科学硕士学位。在导师帕卢丹教授看来,他的理论知识已经很扎实,但动手能力还需要加强。此后,每逢周末和假期,他放弃一切娱乐活动,去植物园、农场实习、实践,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出色地完成了学业。

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之后,他听到了祖国的召唤,回绝了许多单位的高薪聘请。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连毕业典礼都未参加,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克服重重困难,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梅花不能过黄河”成为历史

梅花欢喜漫天雪,其实是一种误解。天寒地冻,梅花难以生长。因此,自古即有“梅花不能过黄河”之说。

1957年,陈俊愉调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任教。他一边教学,一边和北京植物园合作进行梅花引种驯化研究,尝试把江南的梅花移到北京。历尽周折之后,1962年4月6日,终于有两个花蕾绽开了。他兴奋地撰写了《北京露地开梅花》一文刊发在《北京晚报》上,向世人报道了这个从未有过的历史奇迹。

第二年,梅树抵抗住了北国的严寒,开了更多的花。梅花北移之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研究梅花数十年,陈俊愉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多次遭遇危险。在四川,他险些雨夜葬身江中激流;在庐山,他曾与一只大花豹不期而遇,硬着头皮与豹子擦身而过,惊出一身冷汗……他还遭遇了无数的质疑、嘲讽。但他对梅花的挚爱之情,随着研究的深入越发深切。

研究正在进行中,“文革”浩劫开始了。他十余载精心培育的梅树新品种毁之一炬,多年的梅花研究成果毁于一旦……漫漫黑夜中,陈俊愉用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激励自己,坚信梅花绽放的春天一定会来临。

重返工作岗位时,陈俊愉已年过花甲。为了争分夺秒抢回被耽误的教学科研时间,他亲赴武汉、成都、黄山、贵阳等地调研,在南京成立梅花研究协作组,组织全国花卉专家协作攻关,终于把野梅、古梅的分布和梅花的“家谱”基本摸清。

1989年,《中国梅花品种图志》问世,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图文并茂、全面系统介绍全国梅花的专著。陈俊愉根据他独创的二元分类法,将梅花品种分为3个系、5个类、16个型,详细记载、分析了我国323个梅花品种。这一新的分类方法不仅解决了梅花品种分类这一公认的难题,而且形成了花卉品种分类的中国学派,在国际上独树一帜。

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陈俊愉带领团队培育、引种了二三十个新品种,能抵抗零下19到零下35摄氏度的低温。梅花露地栽培的范围由北京扩大到长春、沈阳、赤峰、包头、延安、大庆、乌鲁木齐等地,“南梅北移”成效显著,梅花生长线向北、向西推进了两三千公里,堪称植物栽培史上的奇观。

我国首个品种登录的国际权威

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但直到1998年,号称植物资源宝库的中国却连一个植物品种登录权威都没有。

陈俊愉心有不甘。

几经周折,他最终找到了国际园艺学会的栽培植物命名与国际品种登录委员会,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精心准备了各种材料,还寄去了自己主编出版的《中国梅花品种图志》著作和公开发表的有关梅花研究的论著目录,三次国际高端会议之后,中国人的申请终于获得了世界上的承认。

中国获得了第一个植物品种的国际登录权。中国有了第一个植物品种登录的国际权威。国际上开始使用梅花汉语拼音作为世界通用的品种名称,彻底纠正并结束了西方对梅花译名的混乱局面。

按照国际惯例,每一种植物的栽培品种都需在国际上进行正式登录,才算拿到了在国际上通行的“绿卡”。美国植物品种登录权威最多,有几十个。其次是英国,也有20个左右。国际植物品种登录权威的职责是负责在世界范围内对某一类或某一种的植物品种进行名称的核准和认定,以确保品种名称的准确性、统一性和权威性,便于花卉在世界的传播和交易。

为了做好这个国际登录权威,陈俊愉白手起家,很快就亮出了国际梅品种登录中心的招牌。为了梅品种的登录,他四处奔走。每确定一个名字,鉴定一个品种,都要花费很多心血。他主持召开了7次梅品种国际登录年会,出版了3本梅品种国际登录年报(双年报),一些误叫了多年的品种改了名,一些似是而非的名称又有了定论,一些一花多名的统一了名称。目前正式登录的品种超过400个,向国际园艺学会交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