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转型理念

 高悬多年的环保“达摩克利斯利剑”已然砍下,落地之日或将是众多企业消失之时。

  一年多以来,各类规划和法规相继落地,从地方到国家的环保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频频发出的警告来看,制药污染监管趋严已经从过去放几炮就消失的形式主义,转变到不整治就禁产的实用主义,一批标杆型企业的遭遇已告示利剑之锋。

  然而行业内再次出现产能向中西部转移的势头,并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企业的思路转变,在此之下进行的发展方式的改革和调整更值得思考。

  利剑出鞘

  制药环保并不是新的话题,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受到一些企业的重视。那么,制药环保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究竟有多锋利?

  中国原料药领域标杆型企业海正药业上半年就饱受环保缺陷所带来的痛苦,先是收到台州市环保局的《限期治理决定书》,要求对岩头厂区进行治理;而后又因废水COD超标等因素遭国家环保局公告警示。

  带来的结果是,海正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17%,利润扣非后下滑45%。环保整治是造成收入增长,利润却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据悉,主要是先后的整顿对利润大户抗肿瘤药和心血管产品的开工率造成影响,仅于去年8月份开始,就有三分之一的生产量减少。

  据业内透露,实际上海正药业非常重视制药污染的整治工作,近几年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固定资产投入达3亿多元,占生产性固定资产总额的12%。仅2011年,就实施了15项环境治理项目,计划投入1.2亿元。

  但是这样的企业同样遭到严格的环保鞭策,并且在随后半年内,马上就在业绩中反映出无规划的被动环保整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时至今日,中国医药行业能够达到海正药业这样重视环保并且愿意投入,并有能力投入的企业又有多少?

  更需要看到的是,去年台州市重新制定了该市椒江医化产业转型升级制定目标,要求椒江所有20多家医化企业的主要恶臭项目全面清退,海正药业正是其一。

  这透露出,无论是地方还是国家的环境保护部门,乃至地方政府,都非常在意制药污染的防治问题,也意味着环保要求绝不仅仅停留在各类规划的文件书面之上。挑选像海正这样的标杆企业拉开环境整治的序幕,对整个行业不无警示之意,也显示出了相关部门的决心。

  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还能悬着头上多久,落下之时会砍在谁的头上?无论是心存侥幸还是满不在乎,在利剑砍下后再被迫整改,代价之大并不是人人都能承受的。

  转型之切

  确实,当前的大部分原料药生产企业都有其难处,尤其是产能过剩引发的恶性竞争,让企业连续多年利润微薄,企业能够调动的资金不多。然而,笔者认为,最应该转型的,首先是理念。

  业界早已意识到未来环保监管趋严带来的发展压力,只是应对之策不同。

  有些企业选择再一次产业转移,比如健康元、联邦等近几年在青海、内蒙等西部地区和山东河南等省份偏远地区的外埠设厂行动,主营方向几乎都为原料药的生产;有的选择边转移边升级,比如海正等企业异地新建产能的同时,进行仿制药物制剂生产和生物药物的研发等。

  甚至还有一大批设备老、利润低、经营能力弱的企业,在面临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下无动于衷,因为原来的产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无论是改建还是新建,都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来支持,等待的要么被收购,要么被自然淘汰。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再一次的产业迁移与10年前跨国公司原料药向中国转移的目的是一样的,然而污染却总留在中国,这颇有“掩耳盗铃”之嫌,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却并非长久之策。

  今年上半年,我国产原料药品种有45.08%的出口均价在10美元/公斤以下,31.97%的原料药品种出口均价在5美元/公斤以下。这则数据告诉我们,中国原料药供应世界第一的优势并未给中国带来多大的效益。

  那么未来应该怎么办?要么技术升级,要么产业转型。而更具体的答案其实应该在各个企业“掌舵”手心中,取决于其今后的经营思路,取决于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当今。也就是说,要看企业未来想要什么样的主营产业,想要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以及想要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