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里寻找蛛丝马迹

位于北京西城区一片居民楼中的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对很多人而言是个神秘的机构。没有显赫的门脸儿,没有壮观的大楼,您可能从那儿经过很多次都不会注意到它。12月6日,这个一向安静低调的单位挂起了条幅,制作了大幅展板,这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能温暖人的笑容,因为今天,是物证鉴定中心40岁的生日。



作为我国刑事科学技术领域最具权威的检验鉴定部门,在新中国刑事侦查事业中默默发挥巨大作用的物证鉴定中心,四十年来紧抓“科技破案”的核心,不断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创新物证鉴定手段,极大提高了我国大案要案的破获率。

这是怎样的四十年,物证鉴定中心何以成为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物证鉴定机构?近日,记者来到这座小楼,试图撩起其神秘面纱的一角。

自力更生,打破DNA试剂盒价格垄断

刑事科技工作是公安机关履行职能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专门性工作,在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打击犯罪中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作用。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是公安部直属的犯罪调查实验室,其前身是1972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成立的公安部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其主要职责包括承担部分重大案件的物证鉴定及现场勘查工作;承办各省级公安机关提交的刑事案件的物证鉴定、复核工作,等等。

在所有物证鉴定中,利用DNA技术对物证进行鉴定首屈一指。鉴定中心王桂强副主任告诉记者,近十多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DNA鉴定因具备现场广泛存在、个体识别到个人、数据库可查询性等特点而逐渐成为与指纹同为广泛应用的物证之首。因而,物证鉴定中心的DNA实验室集中体现了其强大的科研能力。记者来到位于8楼的DNA实验室。实验室门口的地上有一条禁止线:鉴定区 未经授权,禁止入内。“万一你的DNA随灰尘混入样本中,那就麻烦了。”工作人员说,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还是要极力避免。

在经过允许后,我们得以穿上特制的工作服走进走廊里远观了实验室。“DNA鉴定包括提取、扩增和检测三个步骤。”工作人员说,实验室就是根据这三个步骤来设置的,首先看到的就是提取室,里面有离心机、测序仪等仪器。在这里,鉴定结果最快5小时就能出来,最慢也不过2天。日最大处理能力达到6000份,快速处理能力得益于中心自主研发的DNA检验试剂。

在此之前,全球的DNA试剂产品由国外两家公司垄断,价格昂贵。由于我国DNA鉴定的需求不断扩大,迫切需要自主研发以降低成本。“十五”期间,物证鉴定中心叶健副主任带领团队,承担了“法医学DNA检验试剂的研制”课题,经过近三年的刻苦攻关,成功研制出稳定可靠并更加符合法医学DNA检验的DNA检验试剂盒——DNATyper15,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对推动我国法医DNA检验技术的发展和DNA 数据库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此项目的成功研发应用使得检验一份DNA的数据由几年前的二三百元降到五十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11年11月份,国产DNA试剂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竣工典礼在物证鉴定中心秦城培训基地举行。

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高度肯定了这一成果:国产DNA试剂是公安机关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自主创新成果之一,它的深度研发应用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对于推动公安机关DNA检验工作和数据库建设,降低执法办案成本,提高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创新驱动,突破鉴定技术难题助破大案要案

DNA实验室里“细胞捕获室”和“骨骼提取室”也分别产出了物证鉴定中心的标志性成果。     “细胞捕获室”是用来从混合生物物证中提取嫌疑人DNA的场所。“混合生物物证包括咬痕、混合血等,通俗来讲就是嫌疑人和被害人的DNA混在一起了,常规检验很难得到不同人的混合DNA分型,不能作为直接认定人的证据,也难入DNA数据库比对。”王桂强说,针对这种情况,物证鉴定中心研究创建了单细胞分离检验技术平台,破解了此类检材只能排除不能认定的难题,在案件检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某案件中,嫌疑人的DNA与被害人的皮肤细胞混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法,中心检验鉴定人员成功获得嫌疑人的DNA分型。中心从2004年开始研发此项技术,并在2009年成功用于案件侦查中,在国际同一领域达到先进水平。

尸源查找在命案侦破中极其重要,确认尸源预示着侦破案件已成功一半。2005年公安部公布的四起重大错案之一的“佘祥林”案件,因无尸源的DNA鉴定,导致佘祥林冤枉入狱11年。此后,死者的DNA鉴定结果成为案件侦破的关键证据。

骨骼是确证尸源的常见物证,但骨骼中DNA含量低、降解严重,其DNA鉴定一直是法医DNA检验的一大难题。中心技术人员为解决这一难题付出了辛苦努力,研究出新方法,并于2006年成立骨骼DNA检验鉴定小组。通过几个月的攻关,提取成功率从30%提高到90%,现在的成功率为98.5%。

事实上,作为公安部直属单位,物证鉴定中心不仅担负物证鉴定工作,同时承担着刑侦技术的研究应用任务,是我国刑事技术领域科学研究和成果孵化的重要基地。四十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部级科研项目76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0项、省部级奖近179项,取得了一大批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刑事技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目前,中心的研究领域已经涵盖了刑事技术几乎所有专业,每年在研项目达100多项,解决了许多过去在侦查破案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在DNA检验技术方面,骨骼、牙齿、微量及接触类DNA等疑难检材的检验成功率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近年来,该中心共办理骨骼检验案件3000多起,检出时间最长的66年,成功办理了一批有难度、有影响的案件。

主动打击,深化刑事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

近几年,中心在电子物证、毒品标准品、视频侦查等方面都取得不小进展。

1972年物证鉴定中心成立之初,只有法医、痕迹、照相等几个专业。现在,中心专业范围扩展到法医损伤、法医物证、DNA、毒品等近20个领域,同时积极推动指纹、DNA、声纹、假币、油漆、玻璃等数据库建设应用,极大提高了公安机关主动、精确、高效打击犯罪的能力和水平。

截至2012年10月,全国指纹协查平台累计协查案件60余万起,涉及现场指纹135万余枚,比中破获案件3.7万余起。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数据总量达到1670.5万,每年利用通过DNA数据库直接比中各类案件9万余起,平均每天破案200多起。

中心还建成应用的世界唯一的“打拐”DNA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已累计比中被拐和失踪儿童2281名,确认儿童身份2231名,被拐时间最长的达28年,解救了一大批失踪被拐儿童,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誉。

目前,我国DNA数据库联网实验室数、DNA检验能力、库存数量和年破案绝对数“四项指标”均居世界前列。该中心正在积极推动声纹数据库建设应用,声纹数据库是继指纹、DNA数据库后又一个人体个体生物特征库,将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个体识别应用平台。刑事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过程中,逐步显示出巨大的破案威力与应用潜力,主动打击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