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诱导神经再生活性生物材料支架获准进入临床

近日,由首都医科大学李晓光教授课题组研制的具有诱导神经再生活性的生物活性材料支架通过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检测,各项指标符合产品技术标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规定,根据医疗器械相关注册管理规定,获准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准进入临床研究的诱导神经再生活性生物材料支架。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即脑和脊髓损伤)属世界重大医学难题,即使通过治疗能够使生命得以延续,也常会造成的终身残疾,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证明,成年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休眠状态的干细胞,脑和脊髓一旦损伤,干细胞就会被激活并能够迁移到损伤部位参与损伤后的重建。然而,成年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恶劣的微环境不利于被激活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并导致迁移来的干细胞分化为胶质细胞而形成瘢痕组织。因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善损伤局部的微环境,以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并形成神经组织。

首都医科大学李晓光教授课题组在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借助组织工程学方法,将神经营养因子结合在生物材料支架上,控制释放神经营养因子以发挥医用材料支架、神经营养因子和自体细胞的群体效应,改善脊髓损伤局部的微环境,充分调动机体内在的再生能力和调节作用,诱导神经细胞的轴突生长、成熟并与靶组织重新建立突触联系。经过形态学观察、电生理检测及行为学评价证明,该支架可以使动物损伤后脊髓产生形态结构再生、重建生理机能和改善部分行为障碍;能够修复大鼠胸髓5毫米缺损,猴胸髓1厘米缺损,以及大鼠脑海马CA1区损伤,并使大鼠学习记忆以及空间认知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这意味该支架有可能帮助患者实现损伤后脊髓形态和功能上的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