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大地崛起的种业先锋

  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民),成立于2003年,现注册资本1亿元,是科技部备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部批准的全国经营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公司。惠民以研究、生产和销售优质转基因杂交棉、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种为主,不仅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投资5000万元,兴建了占地4万多平方的湖北惠民种业科技园(园内拥有高质量的种子研发中心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科研大楼、质检大楼、种子加工厂、4000平方米的种子仓库,建立科研育种基地100亩,建有4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还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拥有注册资金3000万元的子公司,另外在安徽合肥市也注册了销售分公司。


  惠民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品种7个,独家生产经营权的农作物品种9个,其中自主知识产权的太D棉系列品种,已稳居长江流域棉区市场的领导地位。


  近年来,惠民先后荣获中国种业骨干企业、农业部首批颁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种子行业信用AAA 级信用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科技部备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湖北名牌产品、湖北省优秀民营企业、武汉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创新型企业、武汉国家农业园十强企业等系列殊荣。


  金秋十月,惠民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获得了农业部新颁发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成为首批获得“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这是惠民继2010年被中国种业协会认定为“2010年中国种业骨干企业”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惠民也因此成为全国4家棉种“育繁推一体化”的获证企业之一。


  面对祝贺,惠民董事长祁先超谦虚地说:惠民能够迈进“种业国家队”,在全国6700多家种子经营机构的竞争中,争取到这样1/32的机遇,应该说是受惠于国家的“三农”政策;得益于各级党政领导和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以及种业同行、经销商、农户和社会各界对惠民一如既往的关爱、帮助和支持;得益于惠民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反哺农业 十年拼搏书写华章


  “种业国家队”的贡献


  激情创业。惠民成立之初,是一家以抗虫杂交棉种子产业化经营为主的小公司,经过短短3年的艰苦创业,就一举跃居湖北棉花种业界的三甲行列。六年后,惠民成为在湖北种业界规模第三、全国棉花种业中规模第三、杂交棉种第一的知名企业。经营领域已由过去的单一棉花向棉花、玉米、水稻等多作物拓展;产品数量已由过去的少数几个抗虫杂交棉品种,向杂交棉、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多产品、系列化发展;产品生产能力已由过去的几十亩棉花制种基地、自身没有种子加工能力,发展到现在拥有规模达3万亩的制种基地、1000万公斤的种子生产、加工能力;产品市场已由过去湖北有限的几个县市向立足长江流域市场,稳步拓展黄河流域、西北内陆种植区及全国市场方向发展。


  回顾公司前5年的创业历程,祁先超说:惠民的第一个5年,是一个超常规发展的5年,由于总经理刘立清带领的管理团队经营有方,使公司的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公司成立当年,就实现了盈利,随后几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盈利几乎年年翻番。2006年实现税后利润超过1000万元。他说,当时的内、外环境也比较好,叫做好团队(团队集体的创业激情)遇上了好时机(《种子法》颁布不久)、好产品(“转基因卾杂棉种”)遇上了好市场(棉农喜欢的新品种市场异常走俏)、好机制(惠民全新的理念、科学的管理、创新的激励机制)遇上了好领导。这是当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个辉煌的5年,着实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鲜花掌声。2006年9月15日,我国研制的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多个品种的种子带到宇宙进行实验,其中的棉花种子,就是由惠民提供的,而且惠民也是惟一一家参与其中的民营农业企业。


  2007年12月16日,《湖北日报》、荆楚网(微博)以《高扬棉种业鄂军大旗》为题,报道了惠民获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种子行业十强企业、“华惠”牌杂交棉成为湖北名牌产品获得的三项权威认定。


  2007年12月25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以《棉种业界的一颗新星》为题,报道了惠民在国家、省农业厅、武汉市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先导,全体员工团结拼搏,艰苦创业5年,取得的骄人业绩。


  2008年6月15日,《湖北日报》以《鄂杂棉10号成长江流域最佳棉种》为题,报道了惠民选育的鄂杂棉10号(太D5)F1转基因杂交棉,种植面积在长江流域排第1位,成为唯一进入全国十大优势品种的南方棉区品种。


  2009年11月2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又以《太9的期待,持久的丰收》为题,报道了该公司在一天中所发生的三件喜事和在一年中所发生的三个变化。


  2011年3月22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再次以惠民荣获“中国种业骨干企业”为题,跟踪报道了该公司领航人祁先超和刘立清善管理、会经营的故事。


  反哺农业。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反哺农业”,是惠民创业者的初衷,惠民的发展壮大史,既是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史,也是服务社会的惠民史。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惠民已在10省(市)、270多个县市,建立起了拥有5000多个乡镇终端零售商的庞大营销网络体系,每年向社会推广优质放心种子800万亩,为社会年增收12亿元以上,节支节劳5亿元以上,减少使用杀虫剂1万吨,带动了约50家制种公司、1万户制种农户、300多家种子代理商、近万家种子经销商的种子经营业务,解决了9万多农民的季节性就业,形成了一个“农业致富产业链”。


  惠民为民,是惠民的宗旨。总经理刘立清回忆:2004年,杂交棉种子市场零售价疯涨,每亩地每袋涨到了70元、90元、100元不等。当年几乎所有的种子公司对杂交棉种都提了价,唯独惠民和经销商、代理商的结算价格仍然是按上一年订立的每亩地每袋35元不变,仅此一笔,惠民让利最少400万元。对此,刘立清的说法是“不和经销商、代理商、生产商以及棉农争利,看似失去,其实得到的是比利更重要的“益”惠民诚信。


  确保制种农户利益,惠民人说到做到。2006年棉种收购季节,江苏徐州长期低温阴雨,导致棉桃霉烂严重,为了确保棉种质量,惠民管理层果断决策:制定了“由生产商监督棉农,将棉花依质分类采摘、惠民全部按种子价格统购、惠民全程参与”的处理方案。对此,刘立清也有说法,“惠民失去的是当年的350万元钱,但得到的是徐州地区来年的一个大市场。”通过好坏花分开收购,既稳定了下一年度的棉种面积,同时也保证了来年的棉种质量。由此,“惠民为民”的佳话便在江苏徐州地区传播开来……


  惠民发展的硕果   经济效益翻番。惠民注册资金从公司创业初期的1000万元,到现在的注册资本1亿元,从创业初的资金到今天的资本,10年翻了10倍。惠民现有总资产1.5亿元,净资产达1.3亿元,土地使用权、品种经营权等无形资产价值5000多万元。惠民拥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在长江流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及河南南部,拥有全覆盖的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有270余家市县级经销商加盟的营销和售后服务团队,目前服务于200多万农户,种子辐射面积达到300万亩,在湖北的市场占有率达30%,在长江流域的市场占有率达12%,在杂交棉种业同行,处于领先水平。目前正在开拓黄淮流域和新疆棉区市场,2011年销售额达到1.688亿元。


  创新模式升级。惠民在人员、资金等方面对科研给予重点倾斜,每年投入科研经费500多万元支持育种研究,利用科研优势,积极争取项目,筹集科研经费,提升公司地位。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提升科研实力,拓宽审定渠道,使得这些科研机构的优秀人才、优势技术、优良育种材料和精良设备等为惠民所用。这种“以我为主,企业自身投入与广泛争取各类科研项目相结合,自主研究与产学研科技合作相协调”的科技创新模式,既加快了企业的科研创新进程,又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