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建垃圾焚烧厂技术成熟

北京市人大代表、垃圾对策专家王维平26日在市人代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垃圾焚烧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严格的标准,焚烧后排放的二恶英浓度仅为0.1纳克,相当于一支烟的排放量,因此百姓不必过于担心。

  长期以来,民众因为不理解、不懂得垃圾焚烧原理,一味地认为焚烧就是冒黑烟,反对建立垃圾焚烧厂的声音此起彼伏,群体事件屡见不鲜,中国30多个省市曾相继发生示威游行、抗议活动。

  王维平对此表示,垃圾焚烧不是人们理解的冒黑烟,更不是把固体污染变为气体污染,北京垃圾焚烧发电的核心技术和主体投资是在烟气净化方面。他举例说,如果有1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其中有6成花费用在烟气净化上,垃圾焚烧后排放的气体比烧煤、烧油干净10倍。

  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按照最先进的技术、最严格的标准,加快垃圾焚烧、生化处理等设施建设。王维平肯定地说,垃圾焚烧历经百年,已经形成工业化,技术成熟稳定,为多数发达国家所认同。北京执行最高的欧盟标准,二恶英排放为0.1纳克,仅为日本的1纳克标准的1/10。

  王维平长期关注垃圾问题,曾走访世界上千座垃圾焚烧厂。他说:“东京、巴黎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都建在市中心,东京的垃圾焚烧厂与幼儿园仅一墙之隔。只有百姓对垃圾焚烧具有一定的认识,北京的垃圾焚烧厂才有可能建在市中心。”

  谁都不愿意在自家门口建垃圾焚烧厂,由于一些误导,现在更是哪里建都不行,建设进度难以推进。王维平说:“过去政府与百姓不沟通,百姓反对不厉害就建了,百姓强烈反对,明明该建的也不建了,怕惹麻烦。”

  “在中国,环保问题进入了敏感期,公众对于环境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这个关键时期,政府更要取信于民。”王维平曾经率领一批反对者到日本考察垃圾焚烧厂,回国后反对者态度大变。由此他认为,沟通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沟通是凝聚智慧、促进发展的主要途径,沟通也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北京正在投入巨资,在远郊区门头沟重点建设鲁家山垃圾焚烧厂,其规模世界罕见,每天可处理垃圾3000吨,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王维平称,因为该地方与市中心距离较远,每天2000多辆汽车把垃圾运输到这里,成本过高。

  建设同等规模的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资金的投入是垃圾填埋的7倍。王维平说:“垃圾对策的首选方针是减少产生垃圾量,政府与其忍受巨额投资,大规模建设垃圾处理厂,长期背负沉重的运营负担,就不如少产生垃圾。”

  这几年,北京实行垃圾减量化后,由于采取垃圾分类、限制包装、净菜进城、废品回收、旧货交易等手段,垃圾量正在大幅减少,已经由2009年的1.84万吨,减少至现在的1.64万吨。

  王维平介绍说,北京每天产生垃圾1.64万吨,高安屯、南宫、大工村、鲁家山等垃圾焚烧厂全面建成投入运营后,全市的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1万吨,焚烧比例将由20%提高到44%,超过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