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生物能否出把力?

 记者近日从江苏省农科院获悉,由科技部拨款2800万元、江苏省农科院院长严少华领衔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水葫芦安全种养与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取得初步成果,有望转变水葫芦“环境杀手”的形象,使其成为太湖水质改善的功臣。
  据介绍,项目从今年4月开始实施。实验表明,只要种养10万亩水葫芦,就可将太湖水质从Ⅴ类提升为Ⅳ类,有效解决太湖水质富营养化难题。
  据了解,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用物理、化学、生化的办法治理,效果都不理想。相比较而言,采用生物富集的办法效果最好。而在所有水生植物中,水葫芦吸收氮、磷、钾的能力最强。在适宜的温度下,种养1平方米水葫芦在2~3天内便可将1立方米水的水质从Ⅴ类提高到Ⅳ类水,对水体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70%以上。
  但与此同时,水葫芦又是我国认定的16个外来生物入侵种类之一,具有堵塞航道、影响泄洪、影响生物多样性等危害。而项目利用水葫芦生长速度快、富集能力强、本身无毒无害的显著特点,利用其为载体,把水体中多余的氮磷元素收集起来,经加工处理后返回到农田里去,让危害太湖水质的“元凶”变成肥田增产的“宝贝”。
  在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太湖边科研基地的水葫芦采收船上,记者看到,船头伸出的长长的机械手,将水葫芦大把大把捞起,粉碎减容后输送到船舱内,装满后通过传送装置送往旁边的运输船,由其运回基地加工处理。这种带粉碎装置的船,一天可采收160吨~200吨水葫芦;还有一种不带粉碎装置的采收船,一天可采收1000吨。
  据介绍,这种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的水葫芦特别粗壮,高度可达50厘米~60厘米。太湖地区4月份投种放养,6~12月期间多次采收,一般一亩水面可采收50吨~55吨。由于气温降到0℃时水葫芦会冻死并沉入水底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必须在此之前打捞完毕,留下一部分用做种苗,采取塑料薄膜覆盖等办法保温过冬。而运回来的水葫芦含水量高达94%,体积庞大,要进行挤压脱水、固液分离。叶汁流入沼气池发酵后产生沼气,可以用来发电,也可压缩罐装后出售。沼液通过管道或用沼液车运送到果园或菜地用做肥料。挤压粉碎后的水葫芦渣体积大为缩小,经高温堆肥腐熟后制成商品有机肥,也可用做青贮饲料和食用菌培养基质。
  水葫芦安全种养与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关键在于多种技术成果的集成与匹配。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有3个:一是控制性种养。就是要防止水葫芦逃逸后生长失控,危害环境,这也是很多专家最担心的。省农科院的研究表明,采用锚基浮球挂网围栏的控制设施可有效防止水葫芦逃逸。第二个关键环节是机械化采收。水葫芦体积庞大,必须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械及时打捞。第三是资源化利用。水葫芦高效吸收了氮磷钾,打捞起来放到农田里就是宝,如果留在湖内就是危害。要实现资源化利用,就必须进行减容处理,缩小体积,否则运输压力太大。经过今年的试验研究,上述三大技术难题都已得到圆满解决。
  据江苏省农科院测定,种养1亩水葫芦每年可吸收利用水体氮、磷、钾的量分别为120公斤、20公斤和220公斤。如果按每种养10亩水葫芦吸收1吨氮磷计算,太湖中只要种植10万亩水葫芦,就可每年吸收1万吨氮磷,这足以让太湖水质由目前的Ⅴ类变成Ⅳ类。太湖水面面积目前达360万亩,在湖边种植10万亩水葫芦不会对航运、渔业、生态造成大的影响。
  而采取每10亩补偿5万元的激励措施,种、养、加工3个环节按3∶3∶4比例分配的话,农民每种养1亩水葫芦可得1500元收入,扣除少量的围栏、桩网投入成本,效益还是很可观的,从事打捞、运输、加工的企业也有利可图。同时,种养10万亩水葫芦采收制成的有机肥可解决周边40万亩农田的肥料供应,大大减轻化肥对太湖水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