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做文章 治理增收两相宜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有260多万平方公里属于荒漠化的地貌,有4亿人口常常受到风沙的危害。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荒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了初步抑制,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折。


  近年来,守着种下的“绿色银行”却取不出钱来的传统治沙模式,似乎已经开始改变。在“有利可图”之下,农民的生态意识在悄然改变,治理荒漠化也因此变得饱含商机。


  不以绿色画句号,产业链上做文章,这正是20余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沙产业一词的题中之义。何为沙产业?沙产业,在业内已不算陌生的概念,是将荒漠视如肥沃耕地,利用其独特优势进行经济开发,钱学森将其视作“第六次产业革命”。


  甘肃省民勤县在耕地持续减少、水资源短缺的条件下,仍旧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靠的是什么?答案就是民勤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林果业。这样既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将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的现实途径。民勤县也因此走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转型之路。


  实践证明,治沙防沙要想标本兼治,就要真正将防沙治沙与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农民增收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循环。使荒漠化防治过程成为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过程,变沙害为沙利,探索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沙产业相结合的节水增收模式。


  沙漠可变绿,农民可增收。许多过去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今天草木郁郁的绿色之洲。我们相信,只要加快荒漠化防治步伐,大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条件,一定可以打破“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推动荒漠化地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