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明年或调整中药价格

  早在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就表示中药价格将结合生产特点适度调整,相关方案会在年内出台。不过,这个时间表可能要延后至2013年。中国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前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李镭日前透露,在西药调整之后,2013年上半年将调整中药价格。

  对此,现代化中药领军公司天士力证券部的人士表示,“调整药价本就是一个趋势,我们并不觉得惊讶。”

  高成本导致调价不易

  “其实早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就启动了全国中药材价格供应情况的调研。”上海一家券商的医药行业研究员说,“按照发改委的计划,要制定科学的中成药定价机制,基本药物中的102种中成药都需要调整价格。”

  不过,调价并不容易,主要原因是成本。

  一家中药材信息网的研究员表示,中药材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一波大幅上涨。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我国市场上537种中药材超过8成出现涨价,平均涨幅达109%,近3成涨幅过半;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96个,有6%的品种涨幅超过181%,2%的品种涨幅甚至超过300%。其中,冬虫夏草、太子参、三七、金银花、党参的涨幅均创新高。

  南京一家中药房工作人员也证实,从2009年初到2011年上半年,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中药材价格平均上涨了近两倍。目前,太子参、三七的价格仍然不低,像三七每公斤仍然在600元以上。

  上述券商研究员强调,“中成药的价格一直低于化学药,中成药最终是否降价仍需要观望,毕竟中药成本太高,不容易掌握。”

  调控重点在进口药

  对于发改委未来可能出台的调整计划,中药上市公司比较淡然。天士力证券部人士强调,“药品降价是正常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发改委数次降低药价,2011年分两次降低了部分抗微生物类、循环系统类、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2012年5月,发改委再对消化类药品等价格做出大幅调整,平均降幅达17%;同年9月,发改委发布通知降低抗肿瘤、血液系统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17%。9月17日,发改委药品价格审评中心宣布,开始调查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生产成本和购销价格情况。

  不过,上述医药行业研究员提醒说,“降价最主要是降最高零售价,而很多公司的产品出厂价远低于此前的最高零售价,和降价后的零售价相比也有较大的空间,所以实际影响并不大。”该研究员直言,“其实之前降价幅度最大的还是原研药,即进口药。”

  三类药企受冲击小

  降价对企业的冲击力各不相同。分析人士指出,拥有独家品种、果断进行产业链延伸、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受影响程度将不大。天士力证券部人士也认为“独家药应当不受影响。”如片仔癀、云南白药等独家药和深耕于人参全产业链并掘金高品质人参的益盛药业以及享有天然牛黄替代广阔市场的武汉健民将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恒瑞医药内部人士表示,降价最终的冲击其实并不大,因为公司可以通过新药来填补利润率下降产品造成的损失。公司作为肿瘤药行业的龙头企业,虽然部分产品受到降价影响,但未来几年是公司创新药集中上市的高峰期,这些损失会从新药的获利中得到补偿。

  此外,为降低原材料成本,中药企业纷纷建设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材加工厂,以保证原材料供应稳定。比如以岭药业在涉县建立中药材基地及中药材加工厂,可以充分开发当地野生中药材资源,预计项目达产后实现年产干品连翘1000吨、酸枣仁200吨、香加皮80吨、全蝎35吨、柴胡50吨,既保证了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也可预防因中药材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公司毛利率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