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中药”咄咄逼人 中药行业“狼来了”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财富,近年来由于我们对中药文化的研究、宣传与管理力度不够,以至于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十分艰难。随之而来的是“洋中药”对中药市场的不断蚕食,目前,洋中药占我国中成药市场的份额已达1/3,其背后是中药种质资源危机和中药资源研发利用的国际竞争加剧。这无疑给中国中药行业敲响了警钟,也让人们不禁发问:中国的“传统中药”怎么了?

  日本曾在中国古方“六神丸”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开发出了“救心丹”,一经问世便风靡全球,原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却成为国外品牌下的产品;原本是中药大国,但中国在全球中成药市场的份额却微不足道。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中成药贸易自2008年开始进口量持续大于出口量,2010年更是创下历史逆差最大额。中药行业已经进入了不折不扣的“狼来了”的时代。 相关行业专家表示,中医药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必须把中药作为一个独立产业来抓,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加强中药材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准确掌握我国中药材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及其发展变化状况,为制定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政策依据,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和支持性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合理利用资源。

  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和很多动植物甚至是矿物资源息息相关。野生物种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千年来中医药使用动物入药是建立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探索、验证发展起来的,成就了一批传统、经典、特效的中成药,众所周知的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六神丸、八宝丹、西黄丸等都是我们传统中药国宝级的优秀代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含麝香、豹骨、羚羊角、穿山甲、熊胆、稀有蛇类等珍稀濒危药用资源成分的中成药品种大约有六七百种,生产厂家近千家。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种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使得整个地球动物物种濒危状况日益严重,很多珍贵动、植物药材已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部分物种如老虎、犀牛已经禁止贸易,麝香、羚羊角、穿山甲、黑熊、蛇类等物种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野外资源减少、枯竭,使得我们一些传统经典、特效的国宝级中成药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日益丧失。

  面对如此困境,有关专家表示,应积极开展人工养殖、繁育,替代品研究等手段,尽快完成“野生”变“家养”的模式转变,积极加大保护管理措施、国家监控力度,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合理均衡使用,形成珍惜中药材产业化种植、饲养以及生产模式。即丰富了我国中医药的产量,又对动植物保护做出贡献,形成中医药科学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

  中医药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式,要打破这种“外来和尚会念经”的窘境,需要我国政府以及行业共同努力,才能内外兼修的推动中医药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