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两国国情不同 大气污染防治目的相同

近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北京会见了瑞士联邦委员兼环境交通能源电信部部长洛伊特哈德女士一行。双方就落实2012年签署的《中瑞环保合作谅解备忘录》,特别是在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新中国成立至今,经济发展30余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开展20余年,至今在环境污染防治上的发展仍未跟上经济发展步伐。一些国外媒体经常用瑞士环境治理的突出表现,来说明中国在大气治理上的“不得力”。2002年中瑞签署《中瑞环保合作备忘录》,从此两国在环保科技和环保节能领域进行了深入合作。

  回望瑞士环境污染防治历程,20世纪70~80年代,瑞士各行政区着手在各种完善的制度、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公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制定建立宏大的环保策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并采取与商业社团联合行动的方案,侧重防止对环境的破坏。瑞士不仅发动民众共同参与,而且为约束企业和个人的环保行为,立法、建立绿色税收政策。

  中国环保实践家上海腾邦环境负责人王文生先生表示,“中国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努力了20余年,在这方面也是有所成效的。就拿空气环境防治来说,2011年330个空气质量监测城市中,有29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占监测城市数的88.8%。与2010年相比,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2.4%和3.4%。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第一产业废气和粉尘污染,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措施,我们并没有“不做为”,只是国家太大,又处在发展中,环境防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今年辽宁省出台了《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山西省将PM2.5直接与当地政府政绩考核挂钩:6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消息称:《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列入2013年一档立法计划。

  在中国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上,我们在治理方面下了大力度,而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在“治”,更重要的还是在“防”上,瑞士以绿色税收来防止污染,中国是否也应该采取此种措施来防止环境污染呢?这种“防”的措施又从何时才能与民众见面呢?

  我们的这种疑问也是国家环保部和众多环保专家正在考虑的问题,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进开征环境保护税。对于环保税的开征,有不同声音指出,“我们现有税种中的资源税、消费税、车船使用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增值税等税种中已含有与环境相关的征收内容,再出个环境保护税,那不就是重复征收了吗。“在我国环保税未正式开征前,各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应该多方考虑,最终制定出一部利国利民的环保税。

  中国和瑞士国情虽不同,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目的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