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山东省济南市科学研判,积极作为,出台雾霾天气应急举措;联防联控,重点防治,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夯实基础,营造环境,推进新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重塑天蓝气清城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山东省济南市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以应对雾霾污染为突破口,全面打响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科学研判,积极作为,出台雾霾天气应急举措


  针对雾霾污染日益加剧的形势,济南市委、市政府集中环保、气象、交通、建设等部门的意见,研究出台了包括“实行公务用车和社会车辆单双号行驶、部分重点工矿企业立即采取临时限产限排措施、各类建筑工地室外作业一律立即停工减少扬尘污染”等8项应急具体措施,并及时向全社会发布。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公车禁行1/3的规定,每日将停驶车辆的情况在部门网站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提倡绿色出行,发动全民参与,公交管理部门加大公交车运力投放,增加发车频次。为确保各项应急措施落实到位,环保、建设、城管等各部门成立检查组,逐条逐项开展检查督促。同时,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变化,及时向社会发布监测信息,指导公众加强自我防护。


  二、联防联控,重点防治,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积极探索推进部门间联防联控机制,建立环保与城管、建设、公安等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监管合力。建立市区两级城管执法、环保联合查处和信息通报机制,对全市各类施工工地和企业堆场、露天仓库实行授绿牌、挂黄牌和亮红牌分类动态管理。联合环保、建设部门开展建筑施工环境监理制度试点,积极探索建立常态化扬尘污染防治工程监理机制。全面启动机动车环保检验标志管理工作,对未取得环保标志的车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一律不予核发安检标志。大力构建城乡联动网格化目标责任体系。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将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到11个县(市)区政府、86个乡镇(街办)及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业,在全市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减排目标责任体系,确保全面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建立环境形势月分析制度,对各县(市)区环境质量情况进行公开通报、定期考核,督促各级政府根据环境质量变化形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形成纵贯市、县(区)、镇(办事处)、村的秸秆禁烧工作网络体系。深入拓展区域合作联防联控空间。济南市联合德州市率先启动环保深度合作,先后部署开展了济南市和德州市城市颗粒物来源解析、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区域大气探测研究,济南市和德州市空气污染跨界输送问题解析及联防联控对策研究。着手建立区域内大气污染物传输监测支持系统,评估本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和区域污染传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三、夯实基础,营造环境,推进新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积极营造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良好环境。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市政府成立了市长任组长、29个市直部门参加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进一步深化对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引导形成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舆论环境。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实时发布环境质量信息,让广大人民群众第一时间了解环保工作的举措。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效应。加强舆情收集研判,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化解可能发生的舆论危机。同时,深入做好与公众、媒体的沟通互动,充分发挥环保网站、政务微博等各类新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多措并举,提升城市环境承载力。充分发挥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倒逼作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重点企业开展深度治理,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优先服务涉及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项目。切实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引领作用,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大气环流特征、资源禀赋,结合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发展的布局、结构与规模。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重点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开展植树造林,构建绿色屏障,提高森林覆盖率,努力增强城市大气环境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