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污染追环保官员渎职

昨天,“关注气候中国”峰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提出,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在于立法,应用最严厉的法治遏制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专家还建议,环境污染的公益诉讼渠道应拓宽。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孙佑海表示,法治手段长期稳定、规范合理、强制执行,是治理大气污染的治本之策。

这些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目前共有9部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还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能法等,与环境有关的法律达到30多部,工信部、环保部等部门还有新的法律出台。

但由于很多法律制定跟不上时代发展,实际执行中出现了一些空白区域。诸如大气污染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都需要修改,甚至刑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也需要进行相应修改。如对于污染严重的问题,除了追究污染者的责任外,检察院还要对环保部门负责人提起公诉,追究其渎职的刑事责任。

孙佑海说,修改过程中要听取更多的意见,正在进行的环境保护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环境污染的公益诉讼只能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及其下属分会提起,不少民间组织与专家提出“渠道太窄”,在修改稿中,这个渠道有望,拓宽。

此外,在执法过程中,个别领导也不把环境保护当回事,随意违法和选择性执法,影响法律的公正性与严肃性。

会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介绍,中国生态环境的压力仍然巨大,环境恶化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变。


据统计,去年,中国消耗了世界上46%的钢材、45%的煤炭、50%的水泥。中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总能耗要增长0.7个百分点,即使采取了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到2015年,一次能源消耗量仍将达到40亿吨标准煤,2020年将达到45亿吨。

从环境污染看,二氧化硫排放约220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约24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估计超过70亿吨,均居世界首位。

今年春天,京津冀地区遭遇严重雾霾天气,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工业持续发展,五年内,中国污染物排放量仍然持续增长,蓝天白云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