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空气水体污染重 市民成“人肉吸尘器”

号称“世界工厂”的珠三角,每年创造了我国30%的对外贸易额,其成就令世人侧目。然而在珠三角光环的掩盖下,是珠三角地区饱受污染之痛的代价。水体污染致沿海贝类受到污染,从而导致前段时间的“毒带子”事件,同时空气污染带来的灰霾天气也让市民成为人肉吸尘器。

空气和水体受到污染,不仅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就连人类自身也饱受其害。当生态已经无法承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担,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甚至将两者有机结合,建设广佛肇生态廊道成为此次论坛活动中专家热论的话题。

近年来,灰霾频频造访,让广州市民叫苦不迭。灰霾来时整个珠三角都笼罩在一片灰蒙蒙之中,让已进入亚运倒计时的广州和珠三角再次猛敲“环保警钟”。据亚运广州空气质量保障团队研究成果显示,广州空气污染20%至40%来源于周边城市,尤其是颗粒性污染更显区域性。

显而易见,珠三角各市地缘相近,无论是减轻大气污染,还是治理水体环境,环保问题都不可能独立解决。近一年来,广佛肇三市乃至珠三角城市群,在联手治理跨界河涌、联防联治空气污染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合作,特别是以广州举办亚运会为抓手,各项环境治理进一步提速。

面对珠三角的环境污染 构建广佛肇生态多样性的绿色廊道

广州市社科联主席顾涧清认为,佛山、肇庆因为处在珠三角黄金水道的上游流域,其生态状况对广州乃至珠三角的空间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当前,广佛肇经济圈已经在相关产业、交通、旅游等各方面开始了实质性合作,其实,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区域间环境污染的联防联治,发挥肇庆、佛山和乃至花都和清远各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大规模绿道网建设为契机,全面构建广佛肇都市圈的生态多样性;以快速城际轨道交通为纽带,逐步形成广佛肇都市圈的巨型绿色生态廊道。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广佛肇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

比珠三角黄金水道、钻石走廊更重要的是珠三角的生态廊道,“珠三角的生态廊道是由北江、西江和东江三条流域连接起来的片区。”顾涧清说,沿着西江这个流域,一路从肇庆、三水直至花都和清远交界处都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具备建设生态廊道的基础条件。众所周知,肇庆的鼎湖山森林覆盖率高,作为“天然大氧吧”每年都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因此,具有如此优良生态优势的鼎湖山、三水在发展中应该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将生态理念牢牢植入到经济发展中去。

顾涧清还向记者描绘,广佛肇生态廊道将是一个集经济发展和绿色生态环境为一体的廊道,在这个廊道里,进驻的是高新、节能的企业甚至是零污染的企业。为了保证自然保护区受到最好的保护,越是靠近自然保护区的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要求也越严格。

“如果这个生态产业带能够形成,对珠三角形成世界级的城市生态圈将起到示范意义。”顾涧清说,在我国,天津市已经开始与新加坡一起合力建设天津生态城,力图打造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高度和谐的宜居新城。据了解,天津生态城确定了8大产业发展方向,包括节能环保、科技研发、教育培训、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会展旅游、金融服务以及绿色房地产等低消耗、高附加值产业。而这些产业也正是顾涧清希望在广佛肇都市圈生态廊道里看到的。

建设生态城是一项长期而浩大的工程,顾涧清认为此中存在的最大困难之一是决策层、研究层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专家们的很多想法还不能有效到达决策层。“建设广佛肇生态圈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顾涧清认为,这项工作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将有关问题摆到一起来商量,一起来规划。

如果有市场需求 未来或有“鼎湖山空气”出售

本次专家论坛上,广东省社科联主席田丰特别提到了“出售空气”这一创造性的设想,吸引了不少媒体的兴趣,也引发人们对未来空气产业的美好憧憬。

众所周知,人类对水的需求量很大,近年来中国的水产业发展很快,以山泉水为例,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那么像山泉水一样产自山区的新鲜优质的空气能否作为商品走进千家万户?原广东省社科院院长张磊在论坛的主持中提到:“出售新鲜空气,这在将来完全是有可能的,事实上在日本等国家已经出现灌装空气了。”广州市社科联主席顾涧清则认为:空气要成为商品,首先要有前提和市场需求,前提是我们不能以空气越来越不好为前提,同时还要有真正的市场需求。真正的市场需求在哪里?顾涧清补充说,优质的负离子空气被认为具有“洗肺”功能,新鲜自然的空气对肺部疾病等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十分有益,他期待在空气越来越好的前提下,企业仍然可以研发出具有保健作用和医疗价值的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