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依赖重化工业 西部脆弱生态引担忧

2010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周年,在过去的10年里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在直线上升的GDP背后,生态环境的逐年恶化,却又让人担忧。

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造成了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爆发,1300多条生命瞬间湮灭。当地官方通报消息称,此次事故完全为天灾,是由于遭遇百年一遇的强降雨所致。

然而天灾的背后,却有着许多人为的因素。

除天然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外,当地县城无序的扩张、大面积的山体植被破坏和白龙江上游密集的水电站是这次灾难不可忽略的人为因素。

这些问题早在2005年就曾被当地媒体披露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

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表示,在西部发生的很多生态灾难中,人祸占有很大的比例。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极大地加剧了公众环境需求与环境形势间的矛盾,这是近年来环境事件递增的重要诱因。在下一个10年战略里,西部如何平衡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亟须面对的问题。

不合理的布局

通过重化工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是中国许多城市的惯用模式,而对于甘肃这样经济不发达的省份来说,对重化工业的依赖更多。

在2006年,甘肃省出台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壮大石化支柱产业,依然是甘肃省产业布局的重点。同年,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化工产品价格也在节节攀升。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对GDP的需求和渴望,也加快了重化工工业的发展速度。以西部甘肃的省会城市兰州为例,其西固区石化工业基地的战略布局开始浮现,大量的化工厂、肥料厂、农药厂等涌现在黄河上游。由于缺乏规划,一些化工企业甚至与民为邻。

西固区距离兰州市政府18公里,总面积383平方公里,是兰州市西郊中心区。这里过去以农业为主。“一五”期间,国家在西固投资建设石油、化工等重点项目,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全国第一个大型石化工业基地。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月发生爆炸的兰州石化公司200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20亿元,名列甘肃工业百强榜首,是甘肃省的主要经济支柱。此前,该公司曾数次发生爆炸事故。

黄河贯穿兰州而过,如果没有爆炸,不会有人想起这种布局是否合理。虽然每次事故后,从甘肃省到兰州市再到西固区都会刮起一阵整顿风,但化工高额的利润诱惑却让当地化工企业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快。

一组数据显示,甘肃省有化工企业7563家,仅兰州市就有1834家化工企业,这还不包括中央级的化工企业。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西北创造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安江林表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重化工业转向中西部。在中国内地的沿江、沿河地带,重化工业项目几乎星罗密布,而兰州西固的布局恰恰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从当初的规划来看是合理,不过从环境角度上的风向、河流流向来看就不合理。当时对河流保护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此外,良好的市场形态也促进了当地的化工产业布局的加快,但现在来看,这种布局并不合理”。

安江林分析,在甘肃、宁夏这些特殊地理位置的省份,由于历史原因,它们不得不依赖于过去的发展定位。而如今主政者意识到这点的不足,但在从过度重型化到轻型化转变上,由于市场需求在拉动,再加上地理位置和运输距离远的问题,举步艰难,甚至造成了越转越重的现状。

甘肃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名专家坦言,由于资金的缺乏和国家对沿海城市的政策倾斜,造成过去的几十年内,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定位一直围绕着甘肃,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当地化工行业的高速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