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绿色发展新动力

当前,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逐步深化的新阶段。19.5亿亩集体林地已确权到户,占全国集体林地面积的71.3%,6113万农户拿到了林权证。

林改,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有效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山乡大地更绿了,农民群众口袋更鼓了,心窝更暖了,农村社会更和谐了。

从“砍树”到“看树”

林业现代化发展站上新起点

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林改前,不少村民以砍树烧木炭为生,破坏了环境,却贫穷依旧。山林定权发证后,种核桃,种茶叶,广大村民主动开发非木质林产品,收入逐年增加,生态日趋改善。青山绿水带动了以森林旅游为特色的农家乐快速发展,2008年,白沙村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收入1100多万元。村民吕建中说:“开发生态旅游前,我们一家子年收入不到8000元,办了农家乐后,一年收入10多万元。”像吕建中一样,目前全村2/3左右的农民都靠生态旅游过上了小康生活。

从“砍树”到“看树”,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白沙村的发展历程,很好地折射出林改给我国林业发展方式带来的革命性跨越。目前,这种从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蓝图,在我国的山川大地尽情铺展。

林改让广大农民吃下了“定心丸”,也为林业转变发展方式奠定了基础。勤劳、智慧的农民放下砍树的斧子,摒弃掠夺式经营理念,以山坡为纸,用绿色描绘着一幅幅千山竞秀、生机盎然的可持续经营宏伟画卷。林业逐步告别利用木材价值的“砍树经济”,转变为主要利用森林生态价值的“看树经济”,我国林业逐步走上了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发展道路。

林改分山到户,林权所有者从一个个村集体变成了为数众多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如何与大生产大市场对接?

随着林改的深入推进,强林惠林政策不断完善,各地及时跟进配套改革,科技、资金等向山林汇集,这道考题的答案逐渐在山乡大地上展现出来,林业现代化发展随之站上了新起点。

适度提高林业发展组织化、规模化程度。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江西省武宁县江西艺邦木业有限公司与合作社、林农建立起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企业增收、林农致富、国家增税。目前,公司共带动9个合作社、3538户林农,其中林地大户年户均增收5000余元。企业还为当地提供了300个稳定的就业机会,每人每年增收20000余元。

发展现代林业,农民投入从哪儿来?

抵押难、贷款难,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农民生产致富的一大瓶颈。林改后,林权抵押贷款这一创新型农村金融模式开始推行,山上的“活木”不断变现为“活钱”,如源头活水,绿了山川,富了农民。

7万元,是河北省易县西陵镇金龙庄村赵金起的全部积蓄,去年他把这7万元全部用到了荒山造林上,今年春天,他再也拿不出治山的钱。“当时那个难啊!是林权抵押,让我从银行贷了10万元,不然我真放弃了。”如今,全国有100万户林农像老赵一样,在林权抵押贷款的帮助下,干劲十足地编织着自己的绿色梦想,而山上的绿色银行则是他们发家致富的坚强靠山。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林权抵押贷款金额达22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