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耕地为主向耕林并重

山林增收致富潜力逐渐迸发

我国耕地面积少,林地面积大。过去,农民重田轻山,主要在18亿亩耕地上做文章。林改让农民获得了一笔数量可观的资产和重要的生产资料,广大农民把27亿亩集体山林当作重要舞台,依托林地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山林增收致富潜力逐渐迸发。国家林业局统计,全国林地直接产出率已由2003年的84元/亩提高到现在的155元/亩,翻了近一番。

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吃饭靠种田,致富靠山林,农村经济实现了由耕地为主向耕地林地并重的转变,林改成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

林改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适时出台政策,鼓励发展林业产业,林业经济以每年30%的增速高速发展。如今,本溪林下中药材遍地开花,山野菜四季飘香,果材兼用林硕果累累,森林旅游喜迎八方游客,林副产品加工企业安家落户,全县林业产业初具规模。2009年,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4560元,比林改前提高了5倍,林业收入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林改前的40%提高到60%。农民群众高兴地说:“林改政策得人心,分林到户种人参,兴林富民政策好,林下遍地是黄金。”

随着林改的深入推进,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还将加速向农村流动,这将有效地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全面激发7亿农民的消费潜力,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从传统发展到绿色发展

区域经济奏响科学发展主旋律

随着林改的全面推开,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将林改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加快培育、利用森林资源,用不断发展壮大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产业,逐步取代“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龙头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区域经济开始大步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

辽宁省本溪市,过去主要依靠发展钢铁、煤炭、水泥等 “三黑”产业,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一度成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2005年林改以来,本溪市着力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林药菜果、森林旅游、林副产品加工等三大绿色产业。“三绿”产业逐步接替原来的“三黑”产业,经济发展不但未受影响,反而提速前行,去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典型范例。

在我国,老少边穷地区主要集中在山区,这些欠发达地区是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林改春风化雨,盘活了山区森林资源,沉睡多年的山林焕发出新活力。很多山区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实现了绿色崛起,很多林农通过经营林业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梦想。

地处重庆市最北端的城口县位于大巴山腹地,这个川陕革命老区山高坡陡,地瘠人穷,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林改春风劲吹,广大林农把过去荒山起伏、草木丛生的战场,变成了葱葱郁郁、林果连片的经济林生产基地。东安乡林农李克银介绍说:“我们把板栗、核桃作为铁杆庄稼,2009年,我家仅板栗一项就比上年多收入了6000元。”林改后,城口县依靠发展林果产业,逐步从贫困中突围,走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