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国债”:拯救新能源市场信心

尝试发行碳国债,不仅有利于缓和当前节能减排资金来源严重不足的矛盾,而且对激励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减排和救助新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随着光伏教父施正荣倒下和其创建的尚德电力的破产,新能源的代表性产业——光伏业的财富神话瞬间幻灭。当人们在谈论尚德电力的背后,显然也在关心谁将是下一个尚德?此时答案不仅仅出现在毁誉参半的光伏业,在风电业也初现端倪……
目前,从资金来源看,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收入主要包括项目经营收入、碳资产销售收入和国家对项目的补贴和支持。由于海外市场低迷,中国也尚未开展强制减排,此外国家对项目补贴也十分有限,所以目前可再生能源项目收入,主要源于CDM下向发达国家出售碳资产(CERs)。
但受京都议定书到期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碳资产价格(CERs)一路走低,以欧洲CERs价格为例,从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3月的16欧元,一路下滑到2013年3月5日的不足1欧元,成交量也大幅萎缩。
在此背景下,适当发现碳国债,不仅将为可再生能源建设提供有效的融资途径度过难关,而且以国家信用的强势介入,将拯救市场对新能源产业的信心。只有拯救新能源,也能真正保障中国走上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
何谓“碳国债”?
所谓碳国债,是国家以其公信力保证发行和收益的有价债券,是指由国家发行,所筹集资金专门用于碳减排事业专项发展的国债。碳国债的购买和持有者包括国内企业、个人甚至地方政府,也包括外国得政府、企业、个人,可以是纯资金型债券,还可以是资金与碳资产的组合,即每张碳国债对应一个未来本息现金流及一定数量的CERs等碳资产。
因为有国家信用作为抵押,碳国债不仅仅是纯粹的市场金融手段,更是一种国家意志的体现。在新能源产业岌岌可危,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发行碳国债,可以彰显国家坚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而这将鼓舞市场对可再生能源企业和行业发展的信心,重振发展方向,具有多重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