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炼油为何到处碰壁?

五四青年节,正是个周六。豆瓣上一则帖子这样写道:“反对PX项目活动:昆明5月4日下午13∶30分,戴口罩、口罩上划‘X’……”,在这样的网络发起下,近3000名昆明市民聚集在昆明市中心的南屏广场,抗议即将在昆明安宁新建的PX炼油项目。几乎同时,彭州几近完工的PX项目再起波澜,市民以集体散步的方式表达反对意见。
PX,又见PX。自从2007年厦门PX项目风波席卷全国,PX放到哪里都出事,有关PX的争议至今未消。要么一闹就停,要么迁址复出,已成为地方政府应对PX事件的惯有模式。这一次次政府与民意的较量,让一个原本属于专业范畴的化工产品——PX几乎家喻户晓。现在一提到PX,人们就十分恐惧,以为此物就代表着污染、致癌。
如果是因为惧怕污染,同样的PX,为什么国外行,咱就不行?于是有人支招,看看别人怎么选址。前面几次抗议中,市民怀疑PX项目选址不当,离城市中心太近,但后来发现已经很难仅仅把反对的理由局限于选址。国际上,新加坡裕廊化工岛距市区相距10多千米;德国路德维西港巴斯夫石化基地与曼海姆市仅隔着一条莱茵河,它们运行、发展了多年,也没出现过大的环境风险事故。正如国外可以堂而皇之地把垃圾焚烧厂建在居民聚集区,而我国的垃圾焚烧项目却常常无处落脚。这样的反差,不是一句国情不同就能解释清楚的。在我们欢呼民意的胜利之后,也该冷静反思,如果每次“一闹就停”,政府决策的严肃性和公信力何存?如果 PX不能上,是不是只要有污染风险的项目都不能上,而这样产生的经济后果我们能不能承受?
还是说回PX。P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学名叫对二甲苯。从化纤织物到食品包装,从医疗设备到家用电器,我们使用的多种树脂产品都是它的合成产物;除此之外,PX还是染料、涂料、农药等的生产原料。目前,PX的利润大约为200美元~300美元/吨,国内产能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导致大部分的产品需要进口,聚酯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在此处有了外流缺口。
换句话说,从国民经济和产业经济安全高度来看,发展PX产业,是战略考虑。就像引进大飞机项目将带动一系列下游产业,标志着一个区域的制造业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一样,乙烯和PX的产量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石油化工行业的整体水平。这就是地方政府对PX项目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