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超标已成最突出空气问题

今年1月,上海出现了14个雾霾日,今年1-4月,上海共出现了42个雾霾日。5月11日,上海PM2.5浓度突破200微克/立方米,全市空气质量为五级重度污染,城市再次陷入一片朦胧……近日,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召开“改善空气环境,促进绿色发展”课题开题暨情况通报会,市政协副主席李良园、蔡威出席,会上市政协委员、市环保局副总工程师柏国强称,PM2.5浓度严重超标,已成为本市当前最突出的空气污染问题。
他表示,本市空气污染治理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空气质量达标任重道远。
PM2.5浓度超国标60%
会上,政府相关部门表示,本市原空气污染指数(API)三项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自2008年以来,其年均浓度均持续下降,呈改善趋势。
相比之下,本市细颗粒物(PM2.5)等复合型污染指标超标比较严重。自2012年5月1日至今年4月30日的监测数据显示,本市PM2.5平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超出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60%。今年1月,受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普遍超标严重,本市PM2.5月均浓度达85微克/立方米,最高日均浓度201微克/立方米。
外来污染占污染来源20%
市环保局表示,在上海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中,本地污染排放占到近8成,其中交通、工业领域是污染物排放的大户,其他污染源所占比例依次为:扬尘污染、电站锅炉、居民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等。外来污染物占20%左右(包括长三角区域内污染输送和沙尘)。
此外,本地一次能源的高强度消耗和污染物的高强度近地排放,是本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内因,同时特定外因(如收割季节秸秆集中焚烧、春秋季节的沙尘暴、节日期间鞭炮集中燃放等)都会造成特定时段PM2.5浓度骤增。比如,今年年初一凌晨,PM2.5小时平均浓度曾达到524微克/立方米。
让市民切身感受空气改善
据了解,本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目标是:尽快达到国家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减少灰霾天数,降低高污染日PM2.5浓度,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
会上,市环保局提出,将从能源、产业、交通、建设、农业、社会生活等六大领域,协同推进重点防治措施。其中,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将是重点举措。“十二五”期间本市计划每年完成600-700项结构调整项目,实现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全覆盖,35万千瓦及以下燃煤火电机组全面实施高效除尘改造(市发改委已制定完成相关补贴政策,将报市政府批准),并淘汰20万辆黄标车。
具体举措有:着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禁止新建除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设施,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和总量,积极推广分布式供能和电锅炉技术应用,全面完成所有中小燃煤(重油)等高污染燃料锅炉和工业窑炉的清洁能源替代或关停调整;严格控制环境准入和污染新增量,禁止新建钢铁、建材、焦化、有色等行业的高污染项目,严格控制石化、化工等项目,禁止在规划工业区块外新改扩建有污染的工业项目。
此外,有政协委员提出,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人人都能受益。因此,政府、企业、公众都应该踊跃参与这项环保事业,不能冷眼旁观,政府部门尤其责无旁贷。作为政协委员,在参与课题调研、为政府部门出谋划策的过程中,既要提出近期可操作的建议,也要提出长远的、具有前瞻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