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长期存“重建设、重技术、轻管理”

7月18日至19日暴雨导致流经昆明主城区的盘龙江水位上涨,一度出现漫堤倒灌,附近近百户居民被困高处,7月14日晚广州遭遇暴雨,导致城区出现内涝,主干大道中白云区医院路段出现较大积水,一度影响交通;14日咸宁、黄石等地因新一轮强降雨多处发生严重内涝 ; 7月9至10日武汉因暴雨导致严重洪涝灾害……一个又一个城市内涝。多地接连出现内涝,城市管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温馨提示(中央气象台预报:明天华中地区有小到中雨,南方广西云南有中雨,局部地区大到暴雨……)
入讯以来,多地出现了强降雨,让一座又一座城市陷入了内涝之困。去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给全国城市一个警示,时隔一年,仍有多地重复上演,原因何在?又该由谁负责呢?特邀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专家袁宏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副院长谢映霞独家解析。

暴雨来袭,内涝为何频发?

记者:最近,多个城市陷入内涝之困,“观海”、“摸鱼”成为景观,为什么今年会有这么多的城市同时而且相继出现了城市内涝?

谢映霞:其实城市内涝的问题不仅是今年才出现,这么多年,大概七八年以来陆陆续续一直存在。我觉得这里边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气候周期规律性变化的,旱涝本身就是一个自然规律。过去就是大旱之后可能就会有大涝。在前些年我们国家面临的是干旱的周期,很明显从2010年以后,北方降雨明显增多了。

二,吃洪的能力、储蓄雨水的能力明显降低了。这么多年城市化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地表径流比较大,城市建设密度增加,硬质铺装增加,原来可以迟留雨水的河湖被填掉了,有些污水系被占掉了。所以一遇暴雨,明显吃洪的能力、储蓄雨水的能力明显降低了。

三,基础设施长期以来欠账比较多。我们国家基础设施整体还是比较薄弱的,地表建设水平比较差,管网建设标准都不够高,长期投入不足。

四,很多断头管、断头路。我们建设时和建设方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是跟着路走的,但是可能路修到一半不继续修了,那管子也修了一半,水就没有出路了,所以出现了很多断头管、断头路这样的情况。
五,管理的问题,一些北方城市轻易不下淤泥,所以河道堆砌垃圾比较多。建立管理城市是一门特别大的学问,无论是从认识上,还是体制机制上、工作方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这些也是客观上加重了一些内涝形成的一些原因。

马路上捉鱼,厦门怎么了?

记者:我们以厦门这个城市为例,应该说厦门这个地方每年的汛期和台风比较多一点,但今年出现水位应该让人吃惊,网友笑称是海洋大学,马路上捉鱼。应对这样的汛期应该有什么样的预案?厦门这个城市有没有准备?

袁宏永:厦门市肯定是有它的预案的,但仅仅是做一个预案,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一个城市能够抵御多大的自然灾害,不同的城市能够抵御不同的自然灾害。但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现在极端灾害天气发生的频率是在增加的

记者:网上也有这样的提法,说暴雨淹城是归咎于极端天气还是归咎于薄弱的城市建设?

袁宏永:应该两方面都有。极端天气,所谓的天灾和人祸,天灾和人祸都存在。所谓天灾就是说极端天气超出了我们以往的准备或者设想。这个概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全国不同的地方,这个概率会进一步增大。面对增大的概率,我们的城市准备的怎么样?我们的能力怎么样?在这方面也是我赞同谢院长的观念,随着城市不断的扩大,硬地面蓄水形成急流的面积越来越大,形成急流淹没的面积越来越快。所以在以往同样降雨量可能不会形成内涝,但是现在形成内涝了。所以全球气候变暖成为成灾的可能,城市建设又进一步加大了成灾的可能,两者一结合,就有可能到街上摸鱼。

城市突发灾害如果处置得当九成以上可削弱或避免

记者:袁教授,我知道您是研究应急指挥平台系统的。城市应急平台是作为应对城市突发事件的一个主要基础设施,它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的时候起到一个基础的支撑作用。那您认为对城市面临风险有怎样的系统研究和考量?

袁宏永:我们国家的应急平台体系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国家级的应急平台体系初步建成。但是更大范围的基层应急平台体系现在正在建设中或者刚开始,国家“十一五”部署了国家的应急平台体系的研究,我的观点就是“十二五”要继续加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的力度,加大应急平台体系研究的力度。尤其是要加大乡镇、区乡、基层的应急平台体系的研究建设力度。
应急平台体系中一部分是对可预期灾害的处理方式,更重要的是处置不可预期的灾害,这就需要科学家研究自然规律来预测。现在是洪水淹了城市,那洪水和地震这些偶合,洪水和泥石流的偶合,那这个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多种灾害同时发生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据统计突发灾害如果快速反应、处置得当,大概90%以上都能削弱或者避免。

十年建成改造防涝系统,眼下怎么办?

记者:前不久住建部提出花5年时间来完成雨污的改造,十 年时间初步建成排水防涝体系。很多网友也说了,十年的时间,感觉有点长,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日程表?如果十年之后效果不好应该由谁来负责?

谢映霞:我刚才已经讲了,基础设施是一个长期的、比较艰巨的任务,确实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建设。比如说香港,一个排水隧道的建设就要花十几年。国外一个工程的建设花几十年。所以现在提出十年,这是初步建立一个防涝体系,只是我们努力的一个目标,是我们的一个方向。住建部最近出台了防水排涝综合规划大纲,这是在今年国务院文件的指引下来做的。今年国务院专门发表了一个文件,就是要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我觉得通过这些年的建设,大家可以提高认识,可以形成共识,雨水不是就排水就排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这是我们力推的一个事情,有些城市已经做了一些试点,已经有一些经验了。

记者:在这个改造计划中,管网设计标准怎样提升?需要多长时间能看到改变?

谢映霞:工程建设讲得就是标准,所以我们的排水管网都是有建设标准的,其他设施也有工程上的建设标准。但是因为标准也是社会经济一个程度的体现,所以以往的标准确实是偏低的,这几年一直在改进,不断提高这个标准。但事实上,因为管网已经形成了,大部分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标准一年一遇已经提高到了三年一遇,甚至重要地区提高到五年一遇,已经在逐渐提高了。

排水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长期的艰巨任务,不是说今天想提高标准它就建好了,明天投一点资就马上见效了。它确实是建设一个城市的百年大计,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它不是很简单的投入马上见效。但是我们建城必须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做,因为现在很多弊病都已经出现了,如果现在再不做就更来不及了。说到标准还有一个,不仅是管网的一个问题,排水除了管道系统以外,它还有一个大的排水系统,就是河湖水系或者人为疏导的地面排水,这套排水体系要跟上。所以不仅要应对一年、三年的降雨,还应该能遇到30年、50年这样大的高风险期的降雨。现在国家明确提出这方面的标准,逐渐提高各方面的建设标准。

记者:除了管网改造外,还需要做什么?

在这十年中,我们除了要提高管网设计标准以外,还要初步建立内涝防治体系。说起内涝,过去城市也有内河防涝体系的,但是城市化建设太快,所有内河体系都已经被破坏掉了。所以我们现在要逐步完善建立这个体系。使下雨的时候水能够有地方去,现在水是没有地方去,管子修得再大也只是解决很一段时间,不能把一场暴雨的所有雨都装起来。所以我们必须要有通畅的内河体系,要有河道体系,要把这套体系慢慢恢复建设起来。
再有,设施建设也是一个综合的、多种设施组合的一个建设,不仅仅是管网,可能还有一些调蓄池,新开的河道等等。现在光顾着建设了,外围的排水体系实际上是不够完善的,所以我们在这些方面都是要继续做工作的。同时,今年还有一件大事,其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中央预算内投资要投向类似城市管网等设施的,只要有投资引导,我觉得方向还是非常明确的,会一步一步得到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