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值煤发电给山西带来什么

6月初,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文件,同意委托我省核准低热值煤发电项目。这对于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来说,无疑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可能给一个产业或地区带来巨大变革。



6月初,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文件,同意委托我省核准低热值煤发电项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首次把能源项目核准权限委托省级政府,在全国史无前例。



我省受托核准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是行政审批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国家支持山西综改试验、转型跨越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一次,山西迎来了重要的政策机遇期。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对于山西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何发展低热值煤发电



山西是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全省煤炭资源丰富。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洗选加工,产生大量煤矸石、煤泥和中煤,通称低热值煤。



发展低热值煤发电,对于全省能源产业转型、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治理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省产业结构偏重,一煤独大。煤炭产业附加值低,产业链短。利用低热值煤发电,可实现煤炭的分级利用,延伸煤炭产业链条,提高煤炭附加值,培育和带动下游循环产业的发展,具有产业转型调整的引领效应。



同时,若每年产生的低热值煤完全用于发电,将置换出高热值原煤1亿吨,可供工业和民生等领域使用,极具节能示范意义。



目前,我省低热值煤消耗约每年2000万吨,大量未利用的煤矸石、煤泥等长期堆存,自燃并释放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同时,经雨水淋溶,也会污染水体和土壤,加大土地利用难度。发展低热值煤发电,将从根本上改观矿区大气、土壤环境。



此外,我省每年产生的煤矸石全部堆存占用大量土地,未经洗选的原煤携中煤、煤泥外运,挤占铁路运力。这些低热值煤完全用于发电,每年将节约运力900万吨,节约土地184公顷。



由此看来,在我省大力发展低热值煤发电非常迫切,十分必要。



受托核准政策的由来



“十一五”以来,我省一直致力于发展低热值煤发电产业,但由于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到2012年,低热值煤发电装机规模仅485万千瓦,低热值煤年利用量只有2000万吨左右。产业呈资源利用率低、机组总规模小、单机容量低、运营效果差的特点。



我省低热值煤发电产业亟待政策扶持。政策是重要的资源,有时候比直观的资金、土地更重要。



2011年,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低热值煤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我省编制了《山西省低热值煤发电“十二五”专项规划》并上报国家能源局。2012年,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工程咨询公司对我省《专项规划》评估后认定,山西省“十二五”期间低热值煤发电可建设装机规模为1920万千瓦。



“十八大”后,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为争取“受托核准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政策尽早落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获得重大进展。6月份,国家能源局《关于同意委托山西省核准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的函》正式下发。



省发改委主任王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我省受托核准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将对我省乃至全国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是党和国家对我省改革、发展充分信任和深切关心的重要体现,二是我国行政审批体制的重大改革,三是党和国家对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支持,四是有助于我省实现“十二五”期末电力装机目标,五是我省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黑色产业绿色发展、资源地区循环发展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