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环保行之五:循环经济发展的山阴范本

近年来,山阴县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工农业“黑白两翼”双循环、生态三产“绿色展翅”促转型的特色鲜明的循环发展的山阴模式。7月31日,三晋环保行记者团一行走进山阴县,欣赏了山阴循环经济发展的“三色”画卷。
黑色“煤”打造工业循环化
      山阴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也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煤炭比重占到全县80%以上,煤炭兴、经济兴,煤炭衰、经济衰。近几年,围绕煤炭这一优势,山阴以煤为基,延伸发展,大力推进煤炭经济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全县煤矿由39座整合为21座。同时,强力推进煤炭产业改造升级,建成煤炭洗选企业15个,煤运企业8个,中煤金海洋建成了15.5公里的1000万吨全封闭皮带式输煤隧道,形成了产—运—洗—销循环产业链。
      在煤矸石等固废综合利用上,该县形成了煤—电—冶—建产业链,以中煤金海洋的煤矸石烧结砖、130万吨干法水泥、2.4亿块粉煤灰蒸压砖、300万吨煤矸石、粉煤灰金属化综合利用等已建或拟建的项目,确保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持干榨净”。而在煤—电—热循环产业方面,县政府也投资3亿元在全省首家完成了热电联供项目,至2015年,供热能力可达450万平方米,全县节约冬季取暖用煤3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164吨,减少烟尘排放1690吨。
白色“奶”造就现代农业产业化
      山阴素有“北方奶都”的美誉,是全国乳品加工示范县、全国奶牛生产强县,以奶牛乳品业为核心的现代循环农业是山阴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山阴县通过发展奶牛养殖业,形成了“种—养—加、粮—牛—奶、畜—沼—菜”三条产业循环链,以白色乳业为代表的农业,进入了循环发展轨道。截至目前,全县建设了四大绿色农业园区,养殖奶牛10万头,形成45万亩的玉米种植基地,建成用户沼气池5000个,5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站14个,设蔬菜大棚3000多座,两万吨以上有机肥加工项目3个,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80%以上,近日,又投资3亿元,新上了1个20万吨有机肥生产线。
      采访中记者获悉,今年山阴县还将引进目前国际领先的日本生物技术,利用牛尿、猪尿加工生产生物活性水,年内项目落地并完成发酵试验。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畜禽粪便将全部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利用。
绿色“树”打造城乡绿色生态化
      今年,山阴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的治县方略,举全县之力,大规模推进生态建设。
      全县通过整合项目资金,重点实施了西山缓坡丘陵区50万亩治沙工程、广武50万亩劣质地治沙造林工程和桑干河1.6万亩湿地公园等“两山一河”三大生态治理工程。目前,西山缓坡丘陵区治沙工程生态绿化面积达到40万亩,广武劣质地类治沙工程绿化面积打到20万亩,桑干河湿地公园绿化面积1.17万亩,道路绿化总长度6.3万米,植树120万株,建设10大系列湖,新增水面3000余亩,桑干河流域两侧生态续建20公里,西山缓坡丘陵区绿化带南延1万亩,雁门关劣质地治沙工程东扩1万亩。
      同时该县大力实施“挖一吨煤栽一棵树”工程,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对受损的矿山生态环境进行全面修复,修复面积达到2万亩。
      山阴县还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进污染物减排等与发展循环经济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如今的山阴正以崭新的容颜、科学的发展、多元的经济谱就新的和谐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