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市内涝迫在眉睫

  国庆长假后期直至假后首个工作日,强台风“菲特”影响下江浙沪地区普降暴雨,特别是杭州、宁波、温州、上海等多个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甚至被一些网民调侃为“江浙沪包游”。专家指出,我国部分城市内涝问题已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时刻,必须引起城市规划管理者的重视,从管网建设、生态修复等方面标本兼治。


  近些年来,几乎每年夏秋季节都会有城市上演“看海”景观,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故宫600年未涝,赣州宋代的排水设施还在发挥作用。为何如今的发达城市却那么容易变“水城”?多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方面的专家表示,我国城市内涝频发与气象条件和城镇建设都有关联,而后者为主因。


  城市灾害防治、规划建设应当立足长远。从某种角度说,一个城市硬件文明的衡量标准,并非只有高楼大厦,还有排水道。


  专家表示,天然排水系统破坏厉害,人工排水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造成了我国城市内涝比其他发达国家都厉害。国外一些城市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伦敦,目前非硬质地面至少要占城市总面积的一半,这是有法律明确规定和保障的,而城市中的水流、湖泊、河流等也很少被填平或阻断。


  此外,还要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形成人工排水网络与天然排水能力之间的科学、合理、和谐互补。上海交大建筑学系专家李朝阳对此表示:“有人认为城市把下水道搞好,水灾问题就解决了,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搞下水道是治标,改善城市生态,特别是水生态才是治本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