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重现生机天之功?人之力?

 三江源区重现生机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长江、黄河及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水量补给地,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上世纪后期的近30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类不合理活动等因素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千里草原沙化、退化,冰川退缩、湖泊骤减,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退,甚至威胁到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全流域的生态安全。

  2003年起,我国开始着手治理三江源区生态环境。2005年,国家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规划投资75亿元对三江源区进行保护和综合治理,这一项目涉及这一地区17个县市3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

  生态监测项目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中的22个子项目之一,其监测结果不仅为整个生态治理工程提供这一地区气候的自然变化情况,而且为生态治理成效提供评估依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监测组提供的监测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调整对工程成效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中,生态工程的实施使三江源地区的牲畜数量大幅度减少,草地载畜压力明显减轻,生态移民、鼠害防治、草地围栏和人工草地建设等工程措施对生态系统的恢复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使三江源区生态结构变化趋于缓和,生态退化趋势得到了明显遏制。

  也有专家认为,三江源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得益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过分强调生态保护工程的成效难以避免“贪天之功”的嫌疑。

  无论怎样看待这一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正在呈现出逐步改善的趋势——根据连续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三江源区在经历了近30年的持续退化后,湖泊湿地面积扩大,生态植被出现明显改善。

  被誉为“黄河源头第一县”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三江源区生机重现的一处缩影。

  四年前,新华社记者在玛多县采访时,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风沙蔓延,草原退化,大批湖泊干涸,越来越多逐水草而居的高原牧民沦为“生态难民”,移居他乡。

  近日,记者再到玛多县,看到的景象却是成群结队的藏原羚、藏野驴在湖边觅食、嬉戏,千里草原上野生动物、羊群与牧民和谐共处的场景,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重现了昔日湖泊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

  “过去,这里大片大片的草原变成了秃地,寸草不生,让我们痛心不已。”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藏族牧民旦周说。而近年来,他的家乡又变成片片绿洲,重现了昔日水草丰茂的景象。
天之功?抑或人之力?

  遥感监测数据显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后,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变化比较微弱,且变化速率比工程前的几十年更趋缓慢,变化主要表现在水体局部扩张,荒漠生态系统局部向草原生态系统过渡。其中,2004-2008年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净增加43.21平方公里,接近于7个杭州西湖的面积。

  针对这一良性变化和黄河源头生态系统初步恢复、玛多县重现“千湖美景”现象,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杰认为,三江源生态环境一系列良性变化主要源于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出现了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变的趋势。

  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监测组分析结果显示,三江源区2004-2007年时段年平均温度均值比1975-2004年增加1.01摄氏度,2004-2007年时段年降水量均值比1975-2004增加46毫米。从数据分析,温度增高、降水量增加对植被恢复、湖泊湿地面积扩大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恢复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青海省气象局局长陈晓光研究员认为,三江源区在经历近30年的持续退化后,出现生态恢复的新趋势,再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主要得益于积极持续的生态保护工程。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四年来,已经累计完成投资24亿多元,采取了退牧还草、生态移民、鼠害防治、人工增雨等一系列措施,生态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了恢复和保护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已经有近5万名牧民搬离了草场,融了入城镇社区。”李晓南说,近年来,通过这一生态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恢复效果开始显现,水源涵养功能有所恢复,出境水量有所增加。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三江源区出境水量为412亿立方米,2007年出降水量为492亿立方米,2008年出降水量为502亿立方米,“增水”效果显著。

  “水量的增加与正常的自然降雨有关,也与人工增雨有关,其中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对降水的增加起了关键作用。”李晓南说,以人工增雨为例,2005至2008年,三江源区人工增雨累计增加降水172.56亿立方米,对恢复三江源区植被和增加区域径流量起到重要作用。

  “三江源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让生态系统关键部位实现增草、增水和增收的三大目标。”李晓南认为,生态保护工程的主体是人,在自然因素有利的情况下,人的“顺天应势”使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帮忙,人努力。两个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李晓南如是说。
“生态治理是顺应自然来改造自然”

  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林分析说,一方面,人工增雨、退牧还草、以草定畜和生态移民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性措施有效缓解了三江源区草地退化趋势,提高了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自然降水量增加等气候变化亦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类活动的调整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产生了重要作用。”李晓南说,工程实施后,家畜数量大幅度减少,草地载畜压力明显减轻,重点区域黑土滩治理使植被覆盖率从20%提高到了80%,生态移民工程不仅让草原得到休养生息,而且通过后续产业的发展改变了牧区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一系列积极的变化都是通过工程的实施调整人的活动和产业结构而实现的。

  李晓南认为,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宏观生态环境变化,三江源生态系统就像患上“癌症”,一系列生态工程措施的实施,只能是顺乎天时、顺应自然来改造自然,是把握自然规律而进行的科学保护,唯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分强调甚至夸大“人之力”,或者突出“天之功”忽略人的努力,都很容易走入生态保护的误区。

  对此,有关专家也表示,三江源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破坏后,其生态恢复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工程实施以来生态效果的日益显现,是自然气候因素和人类恢复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的恢复还远未达到理想状态。然而,在局部地区、小范围内,这些成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恢复展现了无限美好的前景。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边探索、边完善、边实现的过程,在时间上是无限的,必须科学组织,让保护的质量服从于时间。其前提就是遵从自然规律和有利天时改造自然。”李晓南说。

  据了解,为了继续巩固生态治理成效,使三江源区重返“生态天堂”,青海省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以从根本上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