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居到有居再到宜居 城市在成长中变美

60年来,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从建国初期的100多个发展到目前的650多个。城市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而且随着城市环境整治的推进,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60年,城市发生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解放初期,全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城市住房十分紧张,当时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我家老少三代八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当时我日思夜盼能够有自己的房子。”家住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一位老工人向记者追忆说。那时东北的各工业城市里棚户区、简易房比比皆是,几代同屋的现象普遍存在。

    “60年来,尤其是近30年来,城市发生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我家的住房条件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我已经搬了四五次家了,房子一次比一次大,现在拥有3套住房,260多平方米,环境也越来越好。”

    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解放前,城镇居民每间瓦房或土房住3人至5人的家庭占总户数的70%以上。解放后逐年有所改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49年的4.5平方米上升到28平方米。

    住房宽敞了,交通方便了。公共汽车、地铁、城铁、出租车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大大扩展了人们的生活半径。

    城市绿地也增加了。全国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从1959年底的12.8万公顷增至2008年底的174.7万公顷。

    污水处理能力大大提高,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8106万吨,是2000年的3.8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2%,比2000年提高了35.9个百分点。

    城市环境越来越好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人畜受害。”记者外出采访,经常听到老百姓这样描述身边河流的变迁。一首打油诗曾经真实地记录了城市经济发展给市民生活带来的环境变化。可喜的是,现如今,这首打油诗又有了续句——“进入新世纪鱼虾又归来”。

    东北工业重镇沈阳市从“黑乌鸦”变成“白天鹅”的事实,着实发人深省。

    “沈阳的树多了,路宽了,浑河不浑了,自来水再也不黄了”,站在浑河岸边,看着美丽的风景,年逾七旬的张大妈向记者细数沈阳市60年来的变化,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实实在在的感受。

    浑河的污染程度曾全国闻名。张大妈依然清晰记得,多年以前,浑河散发出的恶臭气味,简直让人不敢近前。张大妈说,这种状况到了新世纪才有了彻底转变。“你看,多美啊,在以前,不敢想啊。”

    2002年以来,沈阳以治理浑河城市段为水系建设重点,积极为市民建设集生态、休闲、娱乐、健身、景观、文化于一体的生活空间。2007年6月,浑河城市段部分区域恢复了中断多年的钓鱼荡舟,“花鸟啁啾处,天人景和谐”,沈阳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着四方来客。

    市民幸福指数提高了,城市吸引力增强了

    城市环境的变化,百姓最有发言权。“市民幸福指数提高了,城市吸引力增强了”是他们最大的感受。2007年《新世纪周刊》对全国十几个城市常住居民幸福状况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环境优美的地方,大多居民幸福指数也高。成都、南京、武汉、广州、杭州分别位列前五名。

    环境问题就是民生问题,得环境者得民心。原本城区没有河流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在1997年,经过多方努力,修建了一条环城的“民心河”,并围绕这条河建设了24个公园。这些公园如珍珠点缀,让城市灵动多姿。石家庄市又全面加强污染治理,一举甩掉了“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的帽子。近年来,石家庄市开始全面展开“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行动”,大面积实施污染企业搬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使“天下第一庄”真正变成了省会城市。市民们在享受良好环境的同时,对政府实施城市改造的行动从心眼儿里拥护。

    因为环境改善,城市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上世纪90年代,四川省成都市对府南河展开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使其从过去的“小桥流水、担担小吃、污染严重”变成了今天“河水清澈、环境优美,合江亭下赛龙舟”的著名景观河。2002年,以成都府南河的变迁为题材的儿童画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悬挂在大厅入口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城市河流治理的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成都因此也更加为世界所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