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保护越收钱可能破坏越快

云南大理要征收古城维护费,引发一片反对声。在金融危机之下,在发改委明确要求景区门票不得集中涨价的情况下,大理古城顶风变相涨价,也怨不得人家质疑。

  面对汹汹众议,大理方面仍坚持认为自己大有道理,一个主要理由就是缺钱。作为收费主体的古城管理部门称,资金缺口是古城保护的最大瓶颈,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很多年久失修的古城历史文化景点无法及时修缮维护。

  这样的理由并不鲜见,此前,安徽黄山、重庆大足石刻、四川乐山大佛等纷纷出台涨价方案,常见的理由都是资金不足。据报道,世界遗产重庆大足石刻至今拖欠3000多万元维修费用;贵州荔波为申遗,已背上2亿多元的债务。缺钱,似乎成了名胜景区保护的头号难题。

  先不说这些钱有没有被挪作他用,甚至变成有关部门的经费。仅就他们说的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来说,钱多了就自然保护好了?最缺的真是钱吗?

  在多数文保专家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国内著名的世界遗产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谢凝高就表示,文物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确实需要资金投入,但“富有富的保护法,穷有穷的保护法”。对于不可复制的文物古迹来说,尽可能保持原状,减少破坏,可能就是最好的保护。尽量保持原状,真的需要很多钱吗?各地冒出的“资金缺口”从何而来?

  查一查联合国相关公约,对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风景名胜,应尽量保护其自然性和完整性。而此前我国多处世界遗产地受到联合国专家质询,不是因为“保护不力”,都是因为开发太积极,导致景区过度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

  年久失修固然是文物古迹的悲剧,但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的打击更具毁灭性,而后者正是大多数风景名胜区面临的现实困境。一些地方受利益驱动的短视行为,拿风景名胜当摇钱树,搞过度开发和错位开发,建宾馆、修索道,建设众多经营和娱乐设施。在受到警告后,又忙着整改,整改往往就是拆除。大量的资金缺口,多数就是在这种大拆大建中形成的,这已与保护无关,甚至是背道而驰。

  今年,五台山如愿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有专家评论说,五台山申遗成功是“拆”出来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开发旅游资源,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上,必要的投入不可少,但在文物和自然风景的保护上,可能也要转变思路,学会多做“减法”。

  退一步说,就是只从地方政府最看重的旅游收益来说,动不动就向游客伸手,也是一种算小账的短视行为。现在,很多景区的门票经过几轮涨价,已经价格不菲。涨价太急,门票太贵,游客会用脚投票,建了那么多商业设施少人光顾,这个钱也赚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