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气溶胶浓度如何影响奥运期间北京天气

气溶胶是空气中悬浮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的总称,当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气溶胶通过反射、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等作用还容易造成“桑拿”天气,为体育比赛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与北京大气环境状况密切相关的气溶胶浓度一直是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参赛运动员及媒体等关注的热点问题。
今年5月发射的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对北京地区上空气溶胶进行的连续监测表明:8月上旬,北京地区平均气溶胶浓度较往年同期降低40%左右。气象专家认为,气溶胶浓度降低与北京控制工业、交通污染物排放及加强生态建设密切相关。

  经中国气象局测算,8月上旬,北京地区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为0.3,奥运场馆密集的北部地区气溶胶更为洁净,在0.2以下,高值区出现在北京南部,约为0.4。这表明8月上旬北京空气质量良好,达到奥运会室外运动项目的比赛要求,即气溶胶光学厚度低于0.5。

  这是8月16日拍摄的北京街头。8月前15天,北京空气质量全部达标,其中6天为一级“优”,9天为二级“良”。

  历史资料显示,2002年至2005年8月上旬,北京地区气溶胶平均光学厚度在0.5至0.6之间,基本属于轻度污染,而今年8月上旬仅为往年同期的一半甚至更低,基本达到无污染水平。

  然而,为何气溶胶浓度降低约四成,空气质量基本达到无污染水平,北京地区奥运会前期却依然出现了长时间大气能见度低的状况呢?

  气象专家解释说,影响大气能见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气溶胶浓度的影响,也受大气相对湿度制约。由于气溶胶多集中于大气低层,可成为云和雨的凝结核,促进雾和降水的形成和发展,在气溶胶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大气相对湿度大,水汽饱和,容易出现轻雾天气,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北京地区今年8月上旬出现的几次较低大气能见度多属于这种状况,但这并不代表空气质量很差和污染物浓度过高。

  气象专家还表示,如果某地连续多日出现大气稳定静风少雨的天气,并有逆温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存在,容易导致气溶胶难以扩散,积聚在大气中,也会导致特定时间气溶胶浓度上升,大气能见度较差。这种情况也是由于气象原因造成,并不反映局地总体排放强度高。但是,如果在北京地区盛行风上游气溶胶排放控制得不好,则会随风扩散到北京地区,造成北京气溶胶浓度增高,影响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