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 » 讨论区 » 分析百问 » 工业一甲胺气体的如何检测,标准是什么

采购询价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标题:[已解决]工业一甲胺气体的如何检测,标准是什么

  [已解决]本主题悬赏 可用分 10  
piaoliang110mei[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563
精华 8
积分 3590
帖子 1036
信誉分 152
可用分 3640
专家分 86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7-10-29
状态 离线
1
 

工业一甲胺气体的如何检测,标准是什么

工业一甲胺气体的如何检测,标准是什么
顶部
wtz010[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677
精华 17
积分 5339
帖子 1527
信誉分 173
可用分 5066
专家分 1421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7-11-8
状态 离线
2最佳答案
 
标准

8.1 卫生标准:卫生部1979年颁发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有关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及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中规定我国车间空气中一甲胺的MAC为5mg/m3。

8.2 职业病诊断标准:GB17056-1997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的诊断
顶部
wtz010[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677
精华 17
积分 5339
帖子 1527
信誉分 173
可用分 5066
专家分 1421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7-11-8
状态 离线
3
 
资料来源:


一甲胺


--------------------------------------------------------------------------------



1 编号

ICSC编号:0178

CAS号:74-89-5

RTECS号:PF6300000

UN编号:1061

EC编号:612-001-00-9

IMDG规则页码:2157

危险货物编号:21043

2 名称

中文名称:甲胺;一甲胺;氨基甲烷;甲烷胺;胺甲烷(钢瓶)

英文名称:METHYLAMINE;Monomethy lamine;Methanamine;Aminomethane(cylinder)

3 理化特性

化学式:CH3NH2

分子量:31.10

性状:无色液化气体,有特殊气味(商品:40%水溶液)

沸点:-6.8℃

熔点:-93.5℃

相对密度:0.66(水=1);1.09(空气=1)

蒸气压:202.65KPa(25℃)

挥发性:

溶解度: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

闪点:-10℃

自然温度:430℃

爆炸极限:爆炸下限4.9(V%);爆炸上限20.8(V%)

油水分配系数:-0.173

4 危险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水溶液是一种强碱,与酸剧烈反应,并对铅、锌和铜有腐蚀性。与汞反应生成对冲击敏感的化合物。并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不溶液也是高度易燃物。

5 毒理

属低毒类,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后,可引起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支气管肺炎,重者引起肺水肿而死亡;极高浓度吸入引起喉头痉挛、水肿窒息而死亡。可致呼吸道灼伤。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重者可致灼伤。摄入可致口、咽、食道灼伤。

5.1 急性毒性:

小鼠LD505.7g/m3(吸入),大鼠径口LD500.1-0.2g/kg。兔以300mg/m3染毒,非条件反射特征改变;以130mg/m3染毒,呼吸声律改变;以50mg/m3染毒40min,条件反射活动破坏。小鼠以250mg/m3染毒4h/d,30d动物体重减轻,浮游时间缩短,肺、肝、肾有组织学改变。一甲胺对皮肤、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猫接触200mg/m3一甲胺,数分钟即出现上呼吸道刺激体征。40%一甲胺水溶液0.1ml使兔皮坏死、角膜损伤。一甲胺低于12.7mg/m3时仅有微臭味,长期接触对人无刺激;浓度增加2~10倍时,气味加重,有浓烈的鱼腥臭;浓度增加10~50倍时,有难闻的氨气味。

一甲胺的溴觉阈为0.5~1mg/m3、刺激阈为10mg/m3。

5.2 慢性毒性:

5.3 诱变性:未见诱变性研究报告。

5.4 致癌性:无致癌作用。

5.5 致畸性:未见报道。

5.6 体内转归:侵入体内一甲胺能被甲基化形成二甲胺,直接自尿中排出,排出率高达91.5%,无明显蓄积作用。

5.7 中毒机制:甲胺是氨的烃基衍生物,属碱性物质。其主要毒作用是:①局部刺激:②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先兴奋后抑制,当致死剂量时,可引起惊厥、震颤、抽搐而后死亡;③拟交感神经作用,脂肪胺被称为拟交感胺,可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④释放组胺,引起哮喘等过敏反应。

一甲胺在一般情况下,对皮肤粘膜仅为刺激作用,只有在高浓度吸入时,才可能作用到呼吸道深部致使发生肺水肿,同时由于碱性作用造成呼吸道粘膜破坏。

6 临床

6.1 急性中毒

国内外未见在正常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急性中毒病例报告,只有在意外事故情况下可致急性中毒。

6.1.1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长期接触者感到眼、鼻、咽、喉干燥不适。人别工人在一甲胺2.54~76.2mg/m3浓度下可致过敏性肺炎。

6.1.2 诊断

①刺激反应:出现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无异常发现。

②轻度中毒:除上述刺激反应外,还出现眼结膜、咽部充血水种;一度至二度吸入气性呼吸困难的喉水肿;胸部X线片表现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病变。

③中度中毒: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中度中毒。

A出现三度吸气性呼吸困难的喉水肿;

B胸部X线片表现符合急性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

中度中毒血气分析常伴轻度至中度低氧血症。

④重度中毒: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由于严重喉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导致窒息;

B胸部X线表现符合肺泡性肺水肿;

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D猝死;

E并发严重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或肺不张等。

重度中毒血气分析常伴有重度低氧血症。

⑤眼或皮肤灼伤

轻、中、重度急性中毒均可伴有眼、皮肤灼伤,其诊断分级参照GB16374或16371。

6.1.3 治疗

6.1.3.1 现场处理: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更换污染衣服,并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眼或皮肤,眼冲冼时间至少10min。刺激反应者需卧床休息,一般严密观察48h,并给予必要的检查及处理。

6.1.3.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药物雾化吸入、支气管解痉剂、祛泡沫剂。必要时应早期做气管切开。注意体位引流,鼓励患者咯出坏死粘膜组织。

6.1.3.3 合理氧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接氧方法,吸入氧浓度不宜超过60%。伴有急性二氧化碳潴留时,在积极改善通气的同时,给予调节吸氧浓度,使血氧饱和度(SaO2)大于90%;若吸入高浓度氧,可给予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PEEP压力小于0.49Kpa(5cmH2O)。

6.1.3.4 尽早、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中、重度中毒可联合应用莨菪矸类药物。

6.1.3.5 病程早期严格限制补液量,控制补液速度,维持尿量大于30ml/h。必要时加用利尿剂,以改善换气功能。纠正酸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6.1.3.6 积极防治并发症。

6.1.3.7 眼、皮肤灼伤治疗,参照GB16374或16371。

6.2 慢性中毒

迄今未见慢性中毒报告。

7 预防

7.1 接触控制

①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②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7.2 就业禁忌症

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肺功能减退者。

②器质性心血疾病。

③角膜炎。

7.3 监护性体检

①从事一甲胺作业人员应做就业体检,包括内科、眼科和胸部X线检查。

②从事一甲胺作业人员,应每2-3年定期体检一次,检查项目除同就业体检外,必要时做肺功能、心电图检查。

7.4 个人防护及作业防护

在检修设备或产品取样分析时要穿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防护镜。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进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在工作场所应装置皮肤、眼的冲洗设备。

8 标准

8.1 卫生标准:卫生部1979年颁发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有关车间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及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中规定我国车间空气中一甲胺的MAC为5mg/m3。

8.2 职业病诊断标准:GB17056-1997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的诊断

9 中毒病例

10 多人中毒事故

10.1 事故原因、规模、损失及现场情况

事故发生在江西上饶县1991年9月3日凌晨,一辆满载一甲胺2.4t的糟罐车因司机违章驶入居民区,罐车阀门被树枝碰断,罐内的一甲胺声速减压气化并向空气中扩散,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当时天气炎热气温达成37℃左右,风速小,居民正在熟睡,近600人笼罩在毒雾之中,致使432人中毒,10人当场死亡,其中139人因病情重而住院治疗,7人经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22人入院后死亡,累计死亡39人(男17人,女22人)。死亡者年龄最大80岁,最小4岁。事故现场发现耕牛、家禽、老鼠、青蛙、蛇及池塘中的鱼大批死亡。庄稼、树木不同程度地枯萎。

10.2 现场处理:

一甲胺从罐内逸出时,周围空气中浓度很高,事故发生后部13.5h现场空气采样测定,一甲胺浓度还高达20.57mg/m3。因此,应迅速把中毒者转移到上风侧避免继续吸入的可能。还应及时洗消环境。

同时,事故发生时,应尽快弄清病因,以避免误诊误治,而延误病情。

由于事故发生后,中毒人数多、病性重、抢救场地及措施有限,为了有效地进行抢救,采取了病人分组,相对缩小抢救范围,有利于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作用;并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进行病情分级,有的放矢地进行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有利于及时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救治。

这次事故在卫生部重视下,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诊与抢救,使中毒病人病情发展得到控制。

10.3 经验和教训

这次发生在上饶地区的多人急性中毒事故提示,应加强岗位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操作规程或规定,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建立我国应急救援网络,一旦发生中毒事故,中毒控制中心就能最快发挥作用;组织并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抢救水平。

11 参考文献

(1)夏元洵,化学物质毒性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248~255。

(2)郑华、蔡礼德.139例一甲胺中毒现场抢救体会.卫生研究,1993,22(2):115~117。

(3)张维凡.常用化学危险品安全手册第一卷.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2:2~3。

(4)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国际化学品安全署.国际化学品安全卡手册第一卷,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372~373。
顶部
piaoliang110mei[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563
精华 8
积分 3590
帖子 1036
信誉分 152
可用分 3640
专家分 86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7-10-29
状态 离线
4
 
我是要测定标准,和方法。谢谢楼上的兄弟
顶部
thereyoube[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799
精华 29
积分 5843
帖子 1822
信誉分 202
可用分 6936
专家分 153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7-11-21
状态 离线
5
 
anybody here?
顶部
piaoliang110mei[使用道具]
一星
Rank: 6Rank: 6


UID 563
精华 8
积分 3590
帖子 1036
信誉分 152
可用分 3640
专家分 86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7-10-29
状态 离线
6
 
还是很感谢各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