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展望

方向:从捕集封存向利用过渡

  “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用CCUS(二氧化碳的捕集应用与封存)代替CCS(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对中国来说,我们也更青睐CCUS。”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彭斯震近日在《CCS在中国:现状、挑战和机遇》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上明确表示。在上个月华盛顿举行的首次国际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上,发达国家也提出了CCUS将来可能代替CCS的观点。

  捕集利用才有现实意义

  “纯粹的CCS在减排之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是什么?”彭斯震反问道。他表示,从利用的角度来看,CCS有一些贡献;但从纯粹的封存角度来看,CCS对可持续发展没有贡献。CCS要额外消耗能源,采用CCS技术增加了25%~40%的额外能耗,投资巨大且不具备经济效益。他认为只有将捕集的二氧化碳进行利用,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费维扬介绍,美国已经正式将CCUS的发展提上议程。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2009年10月12日称,必须在8~10年内发展先进的、可推广的、可承受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2009年12月4日朱棣文再次发表讲话时,明确提出了IGCC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增加的发电成本不应超过10%,燃烧后和富氧燃烧的CCS系统增加发电成本不超过35%的目标。同时他还首次提出,CCS从研究室规模到大型的工业规模,应考虑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可能性,包括CCUS的经济性。

  有效益才能大规模应用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对外合作处处长蒋兆理表示,捕集的二氧化碳进行利用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这是一条可行之路。中石油吉林油田通过二氧化碳驱油(EOR)来提高石油采收率,安徽淮南用来制造化肥,华能北京将其用于食品保鲜,河北新奥集团微藻固碳制生物柴油等,都被蒋兆理认为是“聪明的行动”。

  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教授李明远表示,目前在各种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路线中,只有二氧化碳采油具有经济性。驱油技术在美国已相当成熟,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也在积极推动或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化二氧化碳采油实验,考察和评价在此过程中进行二氧化碳的封存。他认为,在没有可大规模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接替、同时油价上升的条件下,只有用EOR驱油增收的部分收入来补贴二氧化碳捕集,才有可能实现CCS的大规模应用,否则很可能只能停留在示范阶段。也就是说,只有CCUS更具商业化大规模应用潜力。

  《CCS在中国:现状、挑战和机遇》报告显示,每注入2.5~4.1吨二氧化碳能增产石油1吨。一般情况下,注入的二氧化碳要多于增产的石油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在石油增产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负排放。

  国内苏北油田的CCS经验表明,累计注入4490吨二氧化碳,共增产原油1.07万吨,合每注1吨增产2.39吨。项目累计投入684.5万元,原油销售收入1722万元,投入产出比1.0∶2.5,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定位于资源化应用

  目前捕集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量还是很小,要真正实现CCS减排,还需大规模封存的支持。为此,彭斯震建议,我国发展CCUS技术必须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做好CCUS技术发展的定位,处理好CCUS与其他低碳技术路线的关系。我国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需要增加20%以上的能耗以及较高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是不可取的。应加强国家层面对不同低碳技术间的部署与协调。切忌盲目跟风、仓促大规模上马CCS工程项目。

  二是应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的参与和创新,突破技术发展的瓶颈制约,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全流程的大规模CCS技术储备,培育相应的装备制造业。全方位掌握和应用CCUS技术后,能否大规模应用完全取决于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近期我们应将研发重点放在低碳、低能耗、低成本的捕集系统集成与优化利用,长期坚持风险管理等方面。创新型的大规模二氧化碳资源化的利用技术研发应得到格外重视。虽然应用量还有限,但资源化应用的思路应该明确。

  三是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指导下,推动并建立有效的技术转移、信息交流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