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医学院程京团队:锻造中国的生物芯片

 国家科学技术奖高校获奖项目选登



  2003年4月26日,当清华大学与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非典快速早诊基因芯片,利用第一批临床样品进行基因芯片检测试验取得初步成功时,连续奋战的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与同事们兴奋得几乎一夜没有合眼。之后,程京的研发团队连续试生产了三批共9000人份试剂盒,并对北京43家医院上千例样品进行了准确分析,为抗击非典作出了杰出贡献。日前,该项目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生物芯片是指在固体基片(包括玻片、硅片、尼龙膜等材料)表面所构建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器件。别看它只有成人的指甲盖大小,但在这方寸之间可以实现对生命体中的基因、蛋白、细胞和组织进行准确、快速和大信息量的分析检测,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为误差、降低检测成本。正因如此,生物芯片被公认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高新技术,对生物和医药相关的生命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清华大学和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系统化生物芯片技术平台,提出了新颖的生物芯片设计技术、加工制作技术、生物芯片相关样品制备技术和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等4类关键自主创新技术,研制了配套仪器和设备。“系统化生物芯片和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制及应用”项目开发了11项自主创新产品,共申请发明专利19项,其中2项获美国授权,6项获中国授权,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999年3月,怀着在中国开创生物芯片事业的梦想,已在美国某公司任首席科学家的程京回到祖国创业,受聘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正是从那时起,他的名字就同发展中国生物芯片技术和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实践国家科技进步战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种种光荣的背后是程京带领的研发团队不为人知的创业艰辛。国家虽然给了很大的支持,但研究方面要白手起家,最初的时候没有像样的实验设施,他们的实验是在清华生物系一间20平方米简陋的地下室进行的。程京每天的日程都很满,连走路的节奏也非常快。程京说:“与国外相比,我们只有两个优势,一是人手多,二是人们特别能吃苦。在国外工作可能比较惬意,一天只有8小时,而在国内需要赶超的东西太多,一天起码要干十几个小时。”



  成绩的取得绝对不是偶然的。正是经过7年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他带领的研发团队不仅在研发方面取得可喜的突破,还为中国的生物芯片事业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程京经常对他的学生和公司同仁讲,要想在科研上取得突破性成果,使公司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就要全身心投入,不断创新。



  现在,博奥生物依托获奖项目建立的系统化生物芯片技术平台和相关仪器设备,已累计为国内外400多家单位的700多个研究项目提供了上千次各类生物芯片技术服务,向国内外60多家单位提供了样品及芯片制备、芯片反应、芯片检测等关键设备110余台套,并为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临床医学诊断、药物开发、食品安全等领域提供了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与核心技术支撑,加快了我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打破了生物芯片及配套仪器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实现了“中国‘智’造”的生物产品向发达国家的输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博奥生物累计申请专利106项,其中中国授权专利46项,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授权专利19项;已获得商业化实施的共59项,专利实施率达55.66%,并有7项软件著作权进行了登记,相关产品除在国内市场上居主导地位之外,还出口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瑞典、澳大利亚、土耳其、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收入近2亿元人民币,并连续2年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