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趣事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名人趣事
竹叶太少

    宋时钱塘有位读书人作了一首《竹诗》,献给苏东坡,诗中有两句:
    “叶攒千口剑,茎耸万条枪。”
    东坡开玩笑说:“你这竹子叶似太少。”那人未解其意,东坡笑道:
    “十根竹子才生一片叶,还能说叶多吗?”
                                        ——宋·范正敏《遁斋闲览》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名人趣事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我是谁 (2010-11-03 22:13:06)

    “三毛饭”

        苏轼曾对刘贡父说:“我和弟弟在学经义对策、准备应试时,每天吃三白饭,吃得很香甜,不相信人间会有更好吃的美味。”贡父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刘贡父听了大笑。
        过了很久,刘贡父写请帖给苏轼,请他到家里吃皛“(jiǎo)饭”。苏轼已忘记自己对刘贡父说的话,就对别人说:“刘贡父读书多,他这‘皛饭’定是有来由的。”等他到了刘贡父家吃饭时,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是贡父用“三白饭”开的玩笑,便大吃起来。
        吃完饭苏轼告辞出来,临上马时对刘贡父说:“明天到我家,我准备毳(cuì)饭款待你。”刘贡父害怕被苏轼戏弄,但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第二天便如约前往。
        两人谈了很久,早过了吃饭时间,刘贡父肚子饿得咕咕叫,便问苏轼为何还不吃饭。苏轼说:“再等一会儿。”像这样好几次,苏轼的回答老是这句话。
        最后,刘贡父说:“饿得受不了啦!”苏轼才慢吞吞地说:“盐也毛(冇,音mǎo,“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
        刘贡父捧腹大笑,说:“本来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报昨天的一箭之仇,但万万没想到这一点!”苏轼这才传话摆饭,二人一直吃到傍晚,贡父才回家。

                                           ——宋·朱弁《曲洧旧闻》
  • 我是谁 (2010-11-03 22:13:42)

    免得拆了伴

        苏轼到邻人家相聚饮酒,盘中有四个黄雀。一个人接连吃了三个,只剩下一个向苏轼推
    让。苏轼笑道:
        “您再吃了吧,免得黄雀拆了伴。”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 我是谁 (2010-11-03 22:14:21)

    河东狮吼

        北宋人陈慥(zào),字季常,住在黄州歧亭,自称龙丘先生。他很好客,喜欢养歌
    妓。但是他妻子柳氏很凶暴也很嫉妒。所以苏东坡作诗调侃陈慥说:
        龙丘居士亦可铃,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狮子,指柳氏。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 我是谁 (2010-11-03 22:15:10)

    一觉抵三觉

        苏东坡喜欢调侃,常与丞相吕微仲开玩笑。
        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吕微仲,正赶上微仲在睡觉,很久不出来接待。东坡等得很不耐烦。过了好长时间,吕微仲才出来,两人相见说话。屋里有一个葛蒲盆,里面养了一只绿毛乌龟。苏东坡便说:
        “这个龟不算稀奇,如果是六眼龟,就难得了。”
        微仲问道:“六眼龟出自何处?”
        东坡答道:
        “当年后唐庄宗时,林邑国进献了一只六眼龟。当时优人敬新磨在金殿下进口号说:
    ‘不要闹,不要闹,听取这龟儿口号:六只眼儿,分明睡一觉,抵别人三觉!”
  • 我是谁 (2010-11-03 22:15:54)

    以贱物为名

        宋代欧阳修最不信佛教。有一次,一个和尚在欧阳修家里,见他有个小儿子乳名叫“僧哥”,便半开玩笑地对欧阳修说:“您并不尊重佛教,怎么给儿子起这么个名字?”
        欧阳修笑道:
        “按风俗,一般人家的小孩,要好养,往往用贱物作小名。我叫他‘僧哥’,就像一般人家把小孩叫做‘驴子’、‘狗子’
        或羊、马一类一样。”
                                            ——宋·邢居实《拊掌录》
  • 我是谁 (2010-11-03 22:16:35)

    酒色致罪

        欧阳修与别人行酒令,约好每人作两句诗,诗的内容必须犯罚徒刑以上的罪才行。一个人说:
        “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
        另一个人说: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轮到欧阳修,说:
        “酒粘衫袖重,花压帽檐偏。”
        人们问他为何诗中没有犯罪的内容,他说:
        “到了这种时候,徒刑以上的罪也能犯下了!”
                                            ——宋·邢居实《拊掌录》  (乐翻天整理)
  • 我是谁 (2010-11-03 22:17:39)

    免税

        苏东坡被朝廷贬谪黄州时,监管黄州的贸易税收工作。有一个书生给东坡写了一封信,请求减免他家的税收。信中说:
        “我的船上没有什么货物,因此无法纳税。一切听凭大人您的指挥,请求您让我到荆南府取回亡父的灵柩吧。”
        众官员看了,笑得前仰后合。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 我是谁 (2010-11-03 22:18:13)

    好了你

        苏东坡生性豪爽率直,内心最存不住事,他曾说:“比如食中有蝇子,必欲吐之而后快。”晁美叔(晁端彦字)每次往见东坡,东坡都说这样的话。
        有一次,东坡对美叔说:“我被昭陵选拔在贤科,当时的文魁俊彦,往往相结为知己。皇上在便殿召群臣策对,我每每直陈时事,都蒙皇上赞许采纳。不久,我便屡屡呈上章

    疏议事,词旨虽然很剀切直率,皇上也从不怨怒。假使不是我给朝廷提建议,又有谁能提中肯的建议呢?我现在所担心之事,只不过害怕朝廷杀我罢了。”美叔闻之,默然无语。
        东坡长叹良久,又说:“朝廷如果真要杀我,我这条小命又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有一件事,杀了我以后,反倒好了你。”
        二人遂相对大笑而起。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 我是谁 (2010-11-03 22:18:53)

    换羊书

        黄庭坚开玩笑地对苏轼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被世人戏称为换鹅字;今人韩宗儒为人贪得无厌,每得到您的一幅字,便到殿帅姚麟那里换取十斤肉。如此来说,可以

    称您的书法为换羊书了。”
        一天,苏轼在翰林院撰述正忙,这时韩宗儒派人送来一封信,目的是想让苏轼回信,以便拿他的字换肉。来人站在门庭下,督催甚急。苏轼笑着对他说:“回去告诉你们的上

    司,今天就断了他的肉食吧。”
                                            ——宋·邢居实《拊掌录》
  • 我是谁 (2010-11-03 22:19:34)

    老婆子涂面

        晋人王濛清约自守,家中每有来客,必是清茶相待,时人戏称为“今日有水灾”。
        苏东坡早年曾到一家做客,主人热情好客,一遍遍地劝茶,东坡不胜受窘,笑对主人说:“正所谓老婆子涂面。”主人不理解此意——搽(茶)了又搽(茶)。
                                            ——宋·邢居实《拊掌录》
  • 我是谁 (2010-11-03 22:20:22)

    都是药名

        苏东坡和姜至之参加朋友的宴会,二人同坐一席。席间,姜至之先说了个酒令:“在座的诸位各要打一个药名。”于是指着东坡说:“你就是个药名。”东坡莫名其妙,连忙

    请教。姜至之说:“子苏子。”东坡随口对他说:“你也是个药名,如果不是半夏,那一定是厚朴了。”姜至之一时不解,反问东坡有何说法。东坡笑着告诉他:“不是半夏、厚

    朴,为何以姜制(至)之呢?”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 我是谁 (2010-11-03 22:20:48)

    文字游戏

        苏东坡听说王荆公的《字说》刚完成,前去荆公处祝贺,并戏言道:“大作中说:以‘竹’鞭‘马’为‘笃’。但我还有个疑问:“不知以‘竹’鞭‘犬’,又有什么可‘笑

    ’的?”荆公笑而不答,却反问道:“‘鸠’字以‘九’从‘鸟’,难道也有什么证据吗?”
        东坡立即作答:“《诗经》上说:‘尸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它们的爹娘,恰好是九个。”
        王荆公听了,欣然点头应允。时间长了,才知道苏东坡又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 我是谁 (2010-11-03 22:21:18)

    三分诗,七分读

        秦少章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诗人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东坡鉴赏。未等东坡看诗,他自己先有声有色地吟咏起来,直读得感情四溢,声闻左右。吟完诗,征询东坡的意见:“

    祥正这些诗能评几分?”
        东坡不假思索地说:“十分。”郭祥正大喜,又问何以能有十分。东坡笑着答道:
        “你刚才吟诗,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不是十分又是几分?”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 我是谁 (2010-11-03 22:22:14)

    苏轼难荆公

        宋代大文豪苏轼,号东坡。他经常和王荆公(安石)在一齐研究字义。有一次,东坡指“坡”字请教王荆公字义。王安石解释道:“‘坡’者乃‘土’之‘皮’。”东坡听了,不以为然,反问道:“照这样说来,即么‘滑’字乃‘水’之‘骨’喽?”王安石闻之,半天默然无语。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 我是谁 (2010-11-03 22:22:46)

    不知辛苦为谁甜

        苏东坡字子瞻,他任杭州太守时,经常与诗僧佛印参禅、唱和,二人最是友善。东坡喜欢吃烧猪。佛印和尚住金山寺时,常常做好烧猪等待东坡来吃。
        一天,苏东坡又来到金山寺,而佛印做的烧猪却被别人偷吃了,佛印甚感不快。苏东坡便作了一首游戏诗,安慰佛印: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 我是谁 (2010-11-03 22:23:50)

    为甚酥

        苏东坡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有一天,曾去何秀才家聚餐。何家做的油果非常酥脆可口,苏东坡边吃边问:“这种油果叫什么名字?”主人回答说还没有取名字呢。东坡又问:“为甚酥?”(为什么这么酥脆)座中众客皆曰:“您说的‘为甚酥’
        三字就可以作为它的名字了。”
        还有,潘长官因知苏东坡不能饮酒,东坡每次来赴宴时,就特地为他准备了一些度数低的甜酒。苏东坡饮之笑着打趣道:“这酒一定是错煮水了。”
        一天,苏东坡忽然心血来潮,想吃油果,便作了一首小诗向何秀才索求之:
        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
        已倾潘子错煮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 我是谁 (2010-11-03 22:24:45)

    清朝名士纪晓岚,有一天和朋友一起上街.走在街上,看见前面有一家小店,店里的老板娘正忙着.
      纪晓岚就和他的朋友打赌,"我会一句话,让老板娘笑,再一句话,让老板娘闹."
      朋友们不相信,决定以一桌酒席为赌.
      只见纪晓岚走向小店,向店门前的看门狗鞠了一躬,叫 道"爹!",
      老板娘"噗"地一声乐了.
      纪晓岚转过身又冲老板娘叫了一声"娘!".顿时,老板娘勃然大怒,直骂纪晓岚.
      于是,纪晓岚赢得了一桌酒席
  • 我是谁 (2010-11-03 22:25:26)

    1937年阎锡山路过江苏无锡,登锡山游览,忽然对他的随从们说:“我有个对子的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请大家对个下联,”随从们无人能对,阎锡山十分得意,登报公开证求下联。好长时间,竟无人应征,几乎成了绝对。1945年著名记者范长江(1909一1970年)跟随陈毅来到安徽天长县时,突然灵机一动,对陈毅叫道:“有了,有了,阎锡山对子我对起来了!”范长对对下联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低吟了两遍,连声称赞说:“范长江果然才子也”
  • 我是谁 (2010-11-03 22:26:10)

    竖鸡蛋

        有一天,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约1451—1506年)在一个西班牙人家里吃晚饭。有几个客人妒忌他的荣誉,千方百计贬低他的功绩。他们说:“发现美洲不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只要动动脑筋就可以办到。”
        哥伦布没有回答,拿起一个鸡蛋,便对西班牙人说:“你们中间谁能够使鸡蛋直立起来?”
        他们每个人都试了试,但是谁也没有成功。这时,哥伦布拿起鸡蛋在盘子里轻轻地敲了几下,鸡蛋的一端敲碎了,于是鸡蛋稳稳地直立在桌子上。
        “这太容易啦!”大家叫了起来。
        哥伦布笑着对大家说:“完全正确,只要动动脑筋就可以办到。”
  • 我是谁 (2010-11-03 22:26:41)

    最优美的气喘

        18世纪最著名的歌剧演员索菲·阿诺尔德再也不能自如地运用她的嗓子了。但尽管如此,她在舞台上的那种妩媚的丰姿和迷人的身段,仍然吸引着大量的观众。
        一次,意大利经济学家加利亚尼(1728—1787年)出席了她的音乐会后,她问这位在音乐鉴赏方面也相当权威的观众,她的演唱如何?加利亚尼说:“这是我一生中听到过的最优美的气喘。”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名人趣事